本次“體育展示”的規模遠遠超出以往大型運動會,總共將會有625場的體育展示現場表演,涵蓋了30多個場館,15天的演出出動了1200多名演員,90%節目都是重新表演的,創作了一萬多首音樂……“觀眾可以看到一場別開生面獨具嶺南風情的表演,比如以往拉拉隊的伴奏都是歐美音樂或流行音樂,這次我們將有很大一部分採用嶺南民樂。”
首次整體打造體育展示
主持人:哪些場館可以看到精彩表演?
方奕:我們在53個場館中挑選了30來個適合現場表演的場館,像籃球、排球、羽毛球、橄欖球、足球、遊泳、擊劍都有現場表演。
主持人:廣州亞運會的體育展示環節跟北京奧運會有何不同?
方奕:奧運會在這方面準備的時間相對較短,而這次亞運會是用了1年3個月的時間來準備。這次的現場表演涉及到1200多人,這是史無前例的。節目類型比奧運會多得多,多了指定性的表演和設計,包括有文化底蘊的設計,融合了亞洲文化、中國文化、嶺南文化。
主持人:以往的奧運會和亞運會的體育展示是比較零碎的,廣州亞運會為什麼會想到整體打包做如此豐富的演出?
方奕:亞組委和廣州市政府認為體育展示現場表演是非常重要的可開發項目,他們直接將此變成主體,這是亞組委和廣州市政府的遠見。
拉拉隊用嶺南民樂伴奏
主持人:亞組委將此次體育展示的主題定為“活力亞運,多彩嶺南,絢麗亞洲”,體育展示中的哪些環節是展示嶺南特色和文化的?
方奕:這是編導設計中最頭痛的問題,最後決定所有的表演都要加進嶺南元素。比如拉拉隊不會只是純歐美的感覺,來到中國必須有中國的元素,嶺南的元素。因此拉拉隊的伴奏樂曲可能是民樂,動作上加很多的喜劇的內容,這就很出彩。
主持人:具體到節目中,是怎樣來體現嶺南文化的?
方奕:例如舞蹈節目《亞洲深呼吸》,第一個出場就是中東的肚皮舞,個性非常強,跳幾十秒鐘後馬上就是日本舞,我們用櫻花,之後是韓國舞,就是朝鮮民族的音樂,最後跳中國舞蹈的時候,我們跟編導做了很多的設計,後來採用嶺南特色。我們用《旱天雷》的音樂作為補充,將幾個元素融合在一起,諸如此類的音樂都是這樣創作的,藝術特色非常明確。
主持人:會有粵劇嗎?
方奕:有一個節目是粵韻風採,一段粵劇後突然出現太極,最後是按粵劇和太極融合起來表演。更特別的是《獅舞嶺南》,大家認為是舞獅的,音樂一轉就是現代舞,最後是現代舞和獅子共同表演,這在很多的晚會上是很少很難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