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圖說亞運

盤點亞運會上參賽經歷最坎坷與最感人的運動員故事

時間:2010-11-23 10:27   來源:廣州日報

來自伊拉克的羽毛球運動員亞拉·阿扎德·阿卜杜勒·哈米德均為資料圖片

  街坊要請他“飲茶食燒賣”

  主角:亞拉·阿扎德·阿卜杜勒·哈米德(伊拉克)

  參賽項目:羽毛球男子單打

  感動指數:****

  24歲的亞拉從小就喜歡上了羽毛球。“在伊拉克,想要打羽毛球的話,是非常困難的事情。”14歲那年,他在一次比賽中碰到了伊拉克奧委會的朋友,“他們問我願不願意代表伊拉克打球”,那是他運動生涯的轉折點。

  亞拉一個人站在賽場上,沒有教練,沒有隊友,只有零星的幾個觀眾。“伊拉克國家羽毛球隊只有我一個人。”世界排名第228位的亞拉,一度把中國香港頭號種子胡湒逼到17:18。

  到廣州之後,大多數時間,他都只是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參加比賽,“是不是一個人不重要。我喜歡羽毛球,這是我追逐夢想的道路,這點孤獨不算什麼。”亞拉說。

  亞拉的堅持感動了無數廣州市民,在微博上引來了超過4萬條轉發,網友們紛紛表示“感動,敬禮”,更有街坊在微博上發出邀請:“我是廣州人,我誠意請他飲早茶,食燒賣。”

  在國內無敵手偶像是林丹

  主角:沙希德·扎楊、穆罕默德·沙里姆(馬爾代夫)

  參賽項目:羽毛球男子雙打

  感動指數:***

  來自馬爾代夫的羽毛球選手沙希德·扎楊和穆罕默德·沙里姆,在男雙比賽首輪即以懸殊比分遭淘汰,比賽只打了12分鐘。即便只在亞運賽場上短暫亮相,但兩名開朗樂觀的年輕人說:“只要能站在亞運賽場就是勝利。我們想告訴所有人:馬爾代夫也有羽毛球運動。”穆罕默德·沙里姆23歲,沙希德·扎楊還不到17歲。穆罕默德·沙里姆職業是特警;沙希德·扎楊還在讀高二。兩人打羽毛球純屬愛好。一個星期訓練6天,每天兩個小時。“我們打遍國內無敵手。”但走出國門參賽,首輪就被對手12分鐘擊敗。

  除了感受一次大賽氣氛,兩人也並非一無所獲,因為他們在廣州看到了偶像林丹。

  籃球運動員要學躲炸彈

  主角:阿富汗男子籃球隊

  參賽項目:男子籃球

  感動指數:*****

  “2007年我回到阿富汗,去了一個體育活動室,那里沒有燈光,當太陽下山的時候,你就必須拿著東西離開了。當然白天是有光線的,因為所有的窗戶都是破的。”阿富汗的主教練拉菲克說。在戰火橫飛的環境中,“阿富汗的運動員甚至要學會如何在訓練的時候躲避炸彈。”

  阿富汗的籃球隊員們大多是居住在美國的阿富汗難民後代,但他們格外珍惜為國爭光的機會,球衣背後都沒有隊員的名字,號碼上方就是大大的阿富汗國名。雖然輸了球,但阿富汗籃球隊教練拉菲克說,他們在賽場的存在已向世界清楚證明:除了眾所周知的戰亂,阿富汗還充滿著健康向上的力量。 文/記者何道嵐 實習生李天研

編輯:王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