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瓊瑤片的熱潮使得臺灣取代香港成為愛情文藝電影的中心,而使武俠片在臺灣成為電影主流的突出貢獻者當屬胡金銓,《龍門客棧》、《俠女》、《迎春閣風波》、《忠烈圖》等片把這種自成一格的武俠電影變成一個新的類型電影的標本,而這種類型電影卻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
在想像的世界裏,實踐精神世界的正義,完成現實社會中不可進行的恩怨情仇。正是武俠電影的避世精神成為了令現代人期許和憑吊的“烏托邦”。
1972年,《俠女》首次在臺灣放映時,並未獲得多少好評,直到1975年該片在戛納獲得最高綜合技術獎後,才引起臺灣電影界的重視。
《龍門客棧》,光影《不散》
36年前胡金銓的《龍門客棧》成為了臺灣電影人回眸入鏡的憑吊之作,2003年蔡明亮的《不散》把目光對準了這部久遠的武俠經典之作。從《青少年哪吒》到《愛情萬歲》,到《河流》,再到《你那邊幾點》,蔡明亮執著于現代都市人與人之間疏離冷漠的情感主題。
《不散》的英文名就叫做Goodbye,DragonInn(再見,《龍門客棧》)。影片講的是老電影院關閉前的一天,播放的最後一部影片是36年前的《龍門客棧》,在觀眾席中坐著當年演劍客的演員苗天和石雋,他們看著自己當年的電影,淚眼朦朧……
正如蔡明亮所説“我要拍的是一些真實的東西,但不要以為這些片子就是什麼紀錄片性質的,恰好相反,這部片子一點也不真實,充滿沉溺感慨中的膠著。”這部僅有11句對白的影片把時間無限延長,仿佛是對時間的祭祀儀式,不能説它是一部向《龍門客棧》致敬的片子,因為遠沒有那種自豪的激越,或許正是站在臺灣電影頹敗的現在,悼念那段曾經輝煌的電影黃金時代。
胡金銓引領類型電影的再生
對於臺灣電影來説,《龍門客棧》的確是一部標誌性的影片。蔡明亮選擇《龍門客棧》入鏡,除了個人記憶外,更多的是對於這部影片所代表的電影時代的慨嘆。
1967年胡金銓拍完《大醉俠》掀起邵氏的“彩色武俠世紀”之後,受臺灣影人沙榮峰的邀請,不久便離開了邵氏,來到臺灣發展,並拍出了聯邦電影公司的創業作《龍門客棧》,這部影片同張徹的《獨臂刀》同時問世,臺灣赴港的張徹以《獨臂刀》贏得“百萬導演”之名;而由香港來臺的胡金銓則以《龍門客棧》在臺港兩地同時創下票房紀錄,當時的情況是連映了一個月後,隔周又重映一個月,票房不僅為當年港臺國語片之冠,更超過西片之首。
如臺灣著名影評人焦雄屏所言“胡金銓的影片對於學電影的人而言是趣味盎然,對一般觀眾而言,也是高度的視覺文化享受”,《龍門客棧》開啟了武俠電影的新原型,並帶動了整個類型的再生。
此後的十幾年裏,武俠電影陸續出現了張徹的男性同盟、楚原的奇詭刀劍、劉家良的少林美學、譚家明的新視覺等不同的變奏,但大都維持了《龍門客棧》所建立的基調。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徐克更是集結眾多明星以一部《新龍門客棧》向胡金銓致敬。
東方神秘禪機享譽國際影壇
進軍國際影展奪獎一直是臺灣電影界討論的熱門話題,近年來李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人也都是各大電影節上的座上客。胡金銓應該説是享譽國際影壇的一位前輩,1975年《俠女》贏得戛納電影節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同年,他的《忠烈圖》也在美國芝加哥影展獲得傑出貢獻獎。1978年,胡金銓當選為英國出版的《國際電影年鑒》當年世界五大導演之一。
《俠女》的內容取材自《聊齋志異》的《俠女》一節,涉及恩怨、生死,其中也將儒生、俠士與“禪機”交結在一起,由徐楓、石雋等人主演。影片早在1967年就和《龍門客棧》幾乎同時開拍,直到1972年才完成,歷時五年,分上、下兩集,上集為《俠女》,下集為《靈山劍影》。首次在臺灣放映時,並未獲得多少好評,直到1975年該片在戛納獲得最高綜合技術獎後,方才引起臺灣電影界的重視。胡金銓又把上、下集合併再版發行。《俠女》當時被外國影評人譽為“糅合動作、懸疑與文藝氣質的電影。在醉人的東方神秘色彩下,從復仇故事進入哲學境界。禪道指引動作、激烈決鬥化為詩情畫意的飛舞……”
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胡金銓對哲理性的探索更進一步,充滿玄秘色彩的《空山靈雨》、《山中傳奇》已是臺灣武俠電影的夕陽之作。自此,臺灣的武俠片伴隨愛情片一路狂飆後,步入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