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片興起背景

時間:2009-04-13 12:13   來源:台灣網


  正宗臺語片流行長達20餘年,産量多餘千余部,熱鬧滾滾,在臺灣電影史上締造空前絕後的紀錄。臺語片風潮,是由很多因素交織而成的,其所牽連到的社會、文化、經濟等層面的運作,更是錯綜複雜,波瀾壯闊,從而促成臺灣近代史上大規模的電影社會運動。背景的探討,如果從看電影的觀眾(需求)與電影的製作還境(供應)來觀察,則可以分成六項來敘述:

  (一)農村社會經濟的繁榮

  電影,是資本主義的産品,因此,電影與經濟的關係最為密切。在探討臺灣過去經濟發展的書籍專論,不勝枚舉,但是,這些論文不是從經濟史的觀點做記錄性的敘述,就是以計量經濟學從事假設的證明或模型的建立,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不是忽視當局的因素,就是輕描淡寫的帶過。光復之初,臺灣經濟凋蔽,民生困苦,看電影是一件奢侈的行為。

  到1950年代初期,臺灣採取兩項與眾不同,且對臺灣經濟影響很大的政策——土地改革與利率政策,以強制性的和平手段,把耕地由地主的手轉机移到自耕農手中;另一方面採取臺理的利率政策,使官訂利率接近市場利率的水準,抑制了通貨膨脹,增加人民儲蓄意願,再加上美援以及“外資”,促進了經濟成長。所以,從臺灣經濟發展史來看,臺語片興起的背景是農村社會經濟的繁榮,使得農村家庭有餘裕,一個人花幾塊錢看電影不再是困難的事;更使製片商獨資或聚集遊資,合股拍片,都是容易的事。

  (二) 觀眾渴望母語電影的出現

  電視出現以前,電影是高尚的娛樂,所以,在農業社會,免費的露天電影常常吸引大批的人潮去觀賞。可是,光復後,臺灣的電影市場已經淪為好萊塢帝國的殖民地,鄉下有六百多家戲院,都是外來片,觀眾看不懂。雖然有字幕,也很難適應,得靠辯士臨場解説,但辯士幾乎是十天一檔的到處趕場,自己沒時間看片研究劇本,常常臨場胡説,結果到最後電影結束時,也發生解説劇情不符合的醜事,倒盡觀眾胃口。雖然國語片很少,但是受日本殖民教育的鄉下人還是看不懂。

  光復後,上海來的國語片雖然很多,但品質比較差,不久就失去好感。而在1950 至 1955年間,臺灣三家公營製片廠才生産14部國語劇情片,其中不是“反共”八股片,就是政策倡導片,這也難怪臺語片一齣,立即引起轟動,因為臺語片是臺語發音,民間故事大家又熟悉,演員面孔是本省人,觀眾當然感到十分親切,所以就有鄉下人全家到城裏拜訪親戚,先吃個中飯聚餐,然後舉家到戲院看臺語片的溫馨熱鬧場面。趕場電影,可以説是臺灣農業社會最後一次的家族式聚會。因此,從社會心理的立場來看,臺語片的出現是本省人期待已久的事。

  (三)本省電影人才躍躍欲拍

  光復後,本省只有一家省政府經營的製片廠“臺灣電影攝製場”(原日本“臺灣映畫協會”,後來改為“臺灣製片廠”,亦即今日的“臺灣電影文化公司”),在1945年至1949年間,只拍攝一些新聞片、紀錄短片。1950年成立的“文協”旗下設有文藝獎金委員會,每年固定頒發獎金以鼓勵文藝創作風氣。第一年報告文學的得獎作品,是鐵吾的《女匪幹》,後經鄧禹平編成電影劇本《惡夢初醒》,亦獲得協會頒獎。1950年11月14曰,農教公司與“中制”合作拍制《惡夢初醒》,是戰後臺灣第一部劇情片。臺灣的國片市場被香港片(包括粵語片、廈語片)所霸佔;加上臺當局積極攏給香港自由影藝人員,甚至貸款支援(如張善琨的新華公司),以致于香港電影界開始影響到臺灣的電影生態,港片也逐漸成為臺灣國語片市場的主流。

  臺灣光復初期的製片如此荒蕪,而本省的電影人才,他們曾往日本學習影劇技術,懂得拍攝和導演,或在上海學會電影的編導,也有更多的人在臺灣跟日本人學過電影拍攝與放映。而今光復後,他們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為本省的鄉親觀眾拍制自己母語的電影,躍躍欲試,可以充分發揮創作理想。總之,從本省電影人才的立場來看,他們拍制臺語片的願望十分強烈。

  (四)廈語片的刺激

  當初當局是不贊成拍臺語片的,但允許香港來的國語片、粵語片、廈語片、潮語片等進口,其中以國語片、粵語片來得較早也較多。至臺語片興起前夕,廈語片則後來居上。廈語也是閩南語系之一,發音比較高昂,本省人聽得懂,但覺得怪怪的。廈語片是以歌仔戲電影輸入臺灣,而國民黨並不反對地方戲曲,所以廈語片進口後頗得本省中年以上婦女的喜愛,也因此搶走不少的歌仔戲迷。

  廈語片的起源,是1949年後,從廈門、泉州移居香港的戲曲人員,利用粵語片設備來拍制廈語片,其中以古裝戲為多。第一部輸入臺灣的廈語片,是1949年的《雪梅思君》,是錢胡蓮主演的古裝戲。1952年以後,廈語片的生産漸多,題材多翻版自粵語戲曲片或改編目民間故事,編導也多是粵語片班底,其間還有少數是將粵語片改配成廈語片。廈語片水準比一般粵語片更差,但由於和臺灣語言相通,大受歡迎,像《唐伯虎點秋香》賣座後就立即再拍續集,同時廈語片市場除了香港外,不但有臺灣市場,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菲律賓也是語言相通的市場,因此賣埠愈來愈廣,供不應求,香港人稱廈語片是“冷門中的熱門片”。於是到了1954年,廈語片勃興,鷺芬、鷺紅姊妹也趕拍《孟麗君》、《梁山伯與祝英臺》、《唐伯虎點秋香》、《陳三五娘》等,都傾銷到臺灣來。廈語片賺錢的現象,終於刺激了本省電影人才,而有信心拍得比廈語片好。

  此時,最先拍臺語片的邵羅輝,是因為他隨葉福盛的都馬劇團在外埠演出期間,常遇到廈語古裝片搶走生意,而感到舞臺劇的沒落。同樣一齣戲拍成電影,十天一檔的歌仔戲,可以在兩小時的電影中看完,而且可以到處放映,舞臺劇卻只能演給現場觀眾看。於是第一部16釐米臺語片,就是由葉福盛投資拍成的。

  (五)歌仔戲的發展面臨轉型期

  1952年正式成立“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地方戲劇包括歌仔戲、客家戲、南管、掌中戲、話劇等。其實,歌仔戲是臺灣獨有的二種通俗民間歌劇,也可以稱做臺灣戲,在臺灣擁有觀眾最多,其風行地區並不限于臺灣島內,在廈門、菲律賓、爪哇、蘇門答臘、新加坡等地也是同樣地受到歡迎。其最早的劇本《陳三五娘》是由民間故事《荔鏡緣》改編,第二部《梁山伯祝英臺》是歌仔戲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傑作,也可稱為歌仔戲的聖經。

  歌仔戲在經過日本皇民化運動的寒冬時期,光復復蘇,一團又一團地成立,有時一團又分成兩三個子團,而且在當局舉行地方戲劇比賽之後,歌仔戲團有如雨後春筍般興盛起來。當時省教育廳企圖改良地方戲劇,進行文化改造運動,用意是想將歌仔戲納入文化宣傳的行列。但實際上並沒有效果,歌仔戲團仍在趕場賺錢,越賺越粗俗,以致于不到兩三年,歌仔戲已經弊端叢生。

  顯然,歌仔戲並沒有跟著時代在進步,反而因為不研究、不進修,而墮落到粗俗的地步,於是在電影業不斷興盛起來之際,歌仔戲便面臨淘汰轉型的迫切時機。剛好,將歌仔戲拍成電影正符合臺語片克難速成的需要,因為當時臺灣還沒有民營製片廠,於是就在這些時空交的諸多條件配臺下,歌仔戲電影便成為臺語片的先聲,也是一項革命性的發展。

  (六)新劇運動陷入低潮後的人才出路

  新劇(話劇)和歌仔戲對於臺語片的發展都提供了貢獻,但因為新劇與國語話劇都有較多的知識分子觀眾,在經過五年左右的“反共抗俄”劇運之後,新劇陷入低潮而平靜狀態,再加上沒有適當的演出場所,較完整的劇院只放電影不演話劇、演出耗費太大,以及捐稅過重,往往票房收入除去捐稅不夠耗費。尤其自1956年“中央話劇運動委員會”結束後,戲劇活動漸漸平息,只有民間小團體在夜晚作餘興演出。

  臺語片的紅星或編導像小雪、小艷秋、田清、辛奇、呂訴上、吳炳南、李坤炎、戽鬥、英英、邵羅輝、邵關二、週游、周萬生、林博秋、柯佑民、郭夜人、康明、許成鐘、許成邦、許成銘、陳財興、陳劍平、張深切、張維賢、張淵福、劉江南、矮仔財、楊一笑、楊月帆、靜江月、賴曾、鍾瑛、天炮枝、阿匹婆、武拉運、洪信德、素珠、黃俊、黃志清、曾仲影、遊星田、楊長江、鄭東山、歐雲龍等都是出身於劇團。

  新劇團演員比歌仔戲團幸運,人才都在劇運沒落後,投入臺語片風潮中,大顯身手,總之,新劇人才的投入,促成臺語片的繁榮走向黃金時代,而後電視臺的成立,也因新劇、歌仔戲人才的投入而興起,臺語片等於是影視人才的磨練舞臺。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