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電影發展概況

時間:2009-04-10 10:13   來源:台灣網

 

  臺語電影又稱為臺語片,是指以臺灣話配音的電影。另外,臺語電影亦專指臺灣于1955年至1981年,以臺語發音的臺灣電影影片,當時係為與國語片、廈語片等做區隔。在臺語片中,不管角色背景為何,幾乎一律以臺語發音為主,這與當時國語片情況相同。1982年後,電影中的語言不再受到制約,多視其角色而定,且製作方式亦有別於早年幾近土法煉鋼的方式,因此不在“臺語片”定義範圍內。

  1955年公映的《六才子西廂記》為公認第一部臺語片,翌年殺青播映的《薛平貴與王寶釧》則是第一部賣座臺語片,也捲起臺語片攝製風潮,成為指標性的一部影片。另外,最後一部臺語電影是1981年,由楊麗花主演,也是歌仔戲電影,“陳三五娘”。1955年至1981年間,臺語片總産量達1000多部,現存于臺灣電影資料館者,約200多部。

  臺語電影的啟蒙

  臺灣電影業發展相當早,在日據時期的20世紀初就已經開始。1900年6月12日,日法自動幻畫協會于臺北北門街“十字館”開始放映黑白紀錄片,映期為一週,並且登報招攬觀眾。此為臺灣第一回的電影公開放映與電影廣告,十字館亦成為臺灣第一家電影院。同年6月16日,來自日本的松浦章三于淡水館放映法國盧米埃兄弟拍攝的《火車進站》、《海水浴》、《工人下班》等十余部短片。松浦章三並於放映電影時兼日文解説,是臺灣最早的電影辯士,1921年,同樣以日語解説電影的臺灣人王雲峰成為第一個臺籍辯士。

  1930年代,使用閩南語語言臺籍辯士與配上閩南語流行曲(如桃花泣血記)的無聲電影雖盛行臺灣,但理論上仍不可稱為臺語電影。1932年5月1日,臺灣自製第一部電影,是無聲片《義人吳鳳》。該片演員多為日本人。1937年臺灣出現第一部有聲片,之後臺灣少量自製生産的有聲片仍全以日語配音,因此也不能算是臺語片。1945年後,受美國影響,臺灣電影院大量放映好萊塢電影,但因為語言的隔闔,票房不佳。開放粵語、廈門語電影在臺灣播放後,特別是語言相近的廈門話電影,刺激了臺語電影的開始。而首部真正臺語片應該是戰後,1956年由邵羅輝導演,以歌仔戲都馬劇團演員為班底的16mm電影《六才子西廂記》。

  第一波的興衰

  搭配歌仔戲演出的臺語電影“六才子西廂記”因為16mm電影規格不適合影院演出,上映三天后即因觀眾稀少下檔。雖然賣座不佳,卻因此引起普遍迴響。導演白克將本來由國語發音的政令宣導片“黃帝子孫”計劃改以臺語配音。不過黃帝子孫尚未製作完成,何基明導演,以“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為班底的第一部35mm臺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提前首映。

  1956年1月4日,由歌仔戲劇團“麥寮拱樂社”主演,標榜“正宗臺語”的臺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于臺北的中央戲院、大觀戲院首映,結果票房打破紀錄。幾天后,臺北美都麗戲院、臺北明星戲院等戲院加入聯映,每天每家戲院都放映五至六場,盛況空前。光這階段的映期,《薛平貴與王寶釧》一片的純收入就高達120萬新台幣,超過成本三倍。之後該片于臺灣中、南部戲院上映,更是轟動一時。該片票房的告捷,激勵了民間電影業者相繼投入臺語電影的拍攝。

  1956年,臺語電影開拍達21部,是1950年代以來臺灣自製影片總數的數倍,其中由邵羅輝導演執導的雨夜花,是第一部臺語時裝電影。1957年,臺語電影更開拍62部。總計下來,1955年至1959年間,臺語電影共有178部影片,是同時間國語片的三倍多。其中,以王哥柳哥遊臺灣及其續集最受矚目。

  1957年11月1日徵信新聞報(今中國時報)舉辦了第一屆的臺語片金馬獎。

  不過因為快速的生産,使臺語影片普遍呈現粗製濫造的現象,票房也就迅速衰落。1960年,臺語電影跌至21部,維持數年的第一波臺語電影高峰遂匆匆結束。

  第二波的興衰

  1957年開始的3年臺語電影生産高峰,雖匆匆結束,但已建立一定規模的臺語電影市場與製作經驗讓臺語電影于1962年迅速重新興盛。當時臺語片的製作預算只要新台幣二十-三十萬,即使一個家庭主婦,也出得起資金拍攝,1962年,臺灣共生産120部影片。而當時國語片全年也只有7部影片。臺語電影數量于1963年後,又呈現迅速下滑的趨勢。

  臺語片主要的拍攝場景,主要集中在臺北的北投,因為北投的溫泉館林立,室內的拍攝場景既有房間也有辦公室可以選擇,附近的河邊又可當作海景拍攝,當紅的影星最多一次上8部戲。

  因為拍攝預算門檻低,吸引許多人投入臺語片市場,包括沒有電影製作背景的人,以摸索的方式參與,造成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加上電視機逐漸普及,視覺的聲光刺激慢慢被電視機取代。後期的臺語電影為了吸引觀眾,開始在電影情形中以置入性行銷的方式幫商品打廣告,甚至在《海女》系列的電影中,有情色的鏡頭出現。在鄉間的電影院,甚至有看電影免費加映情色電影(俗稱小電影),或是在片中穿插現場的脫衣舞表演。

  臺語片會又迅速的衰退,原因大約有:

  臺語影片趕工拍攝情況並未改善,常常以十天的拍攝工作天來製作一支片子。
  拍攝場地缺乏,最常拍攝的地點是臺北北投,而常常幾組人馬一同拍攝。
  臺語影片只能供內銷無法拓展市場。
  影片無法從黑白片升級到彩色片等因素。
  臺灣當局不重視臺語電影,認為臺語電影過於“粗鄙”。
  當局提倡國語電影。
  數量過多,題材劇本無法突破,導致觀眾不但分散,且日漸稀少。
  諸如李行導演,以國語發音拍攝臺灣社會寫實片與愛情片的不合社會實情的因素。
  無線電視的開播。

  在層層限制與當局任其衰退的政策下,臺語電影終於在1981年,臺灣上映最後一部純以閩南語配音的“陳三五娘”(楊麗花,歌仔戲電影)畫上終點。而從1955年到1981年,臺語電影共只存在26年。

  臺語電影市場文化

  隨片登臺是臺語電影盛行時所産生的文化。隨片登臺的意思是,電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或演出人員,在電影上映的同時,現身在電影院和觀眾見面。在電視機還不普及的時代,大明星下鄉和觀眾接觸,是當地的大事。電影演員會在電影的開場或是演出中間和觀眾交流。

  臺語電影流行的時代,一般民眾普遍接觸的媒體是廣播電臺,也因此有些臺語電影,是先以某一首流行歌曲作為電影主題曲,然後才拍攝電影。電影《舊情綿綿》即是一例,由歌曲《舊情綿綿》的主唱人洪一峰擔任男主角,這也是洪一峰的第一部電影。

  臺語電影演員與導演

  臺語電影演員的來源相當多元,有新劇,歌仔戲,話劇,歌唱藝人,幕後工作人員等等。演員雖沒受過正統學院的電影教育,但很多都有戲劇的底子。

  至於導演方面,臺語電影的導演大多都是以往無聲片、廈語片、國語片的導演或工作人員。不過,初試啼聲就一炮而紅的也有。

  臺語電影知名演員
  小雪、小艷秋、文夏、田清、白蘭、何玉華、金玫、金涂、戽鬥、柯俊雄、陳秋燕、陳揚、陳雲卿、陽明、矮仔財、歐威、小明明、楊麗花、洪一峰、阿匹婆

  臺語電影知名導演
  白克、何基明、李行、李泉溪、辛奇、林福地、林摶秋、邵羅輝、郭南宏、張英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