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崩盤
自1985年起,臺灣産量與發行量較多的如學甫、龍族、麗城、中影、上上、倍倫、新船、金壂、學者、龍祥等各公司均因各種因素萎縮産量,其製片量一路下滑。不但如此,維繫電影産業的上述幾家公司,産業重心也移往如有線電視的影視産業。在産業無法支援下,只剩臺灣當局于文化維持的壓力下,勉為其難出資維持。1998年,臺灣電影生産不到20部,2001年1-10月間,僅達11部,至2006年,臺灣電影于臺灣市佔率則僅1.62%。
就票房方面,以臺北市首輪票房為例子,臺灣電影的票房收入僅有163萬元,佔全部臺北電影票房收入不到1%,比起美國好萊塢所佔臺北票房的95%以上相差甚遠。因為臺灣電影産量極低,票房慘澹,實已不足以支撐電影工業。因此有媒體業者認為“再多的影展獎項都無法遮掩臺灣電影全面崩盤的事實。”
曇花一現的《白銀帝國》
不過在另一方面,臺灣電影也有新的發展。例如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即發下豪願要投入電影業,並以電子業代工為概念,于2008年退休後拍100部以上的電影或電視劇。有人認為,該做法是傚法Sony進軍好萊塢模式,在擁有極強大硬體整合力量之後積極轉進電影業,並謀取好萊塢600億美金電影産業的代工數位商機。其中初試啼聲的作品(同時也是唯一的一部)即為電影《白銀帝國》。
《白銀帝國》改編自小説《白銀谷》,描寫山西晉商的故事,原訂於2007年上映(但至今因故仍未上映)。主要演員為香港電影演員郭富城及大陸電影演員張鐵林,製片為首次監製的臺灣知名影評人焦雄屏,導演為首次執導的姚樹華。根據製片焦雄屏的説法,她拍攝該影片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扭轉近代中國對商人的偏頗感想。
由於有郭臺銘所屬鴻海集團5000萬美金的的大量投資,《白銀帝國》成為兩岸少見的高製作成本的商業電影。在開拍之時,有人認為郭臺銘的加入,不但能于資本上挹注臺灣電影,更能為臺灣電影帶來新想法與新視野。
可惜郭臺銘本身在宣佈投資後成功跨足娛樂界,結識眾多女星與傳出許多誹聞;在成功娶得舞蹈老師的第二任妻子後火速抽離資金並關閉公司。白銀帝國的上映日一延再延,電影夢在半年內宣告破滅,被譏為郭董事長的娛樂圈社交兼相親計劃。
帶動復興的《海角七號》
2008年,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以大規模國際化商業路線(包括延攬日本歌星中孝介演出)並在內容上揉合本土特色,在票房方面獲得數億新台幣的空前成功、同時也獲得不少獎項,叫好又叫座的結果讓臺灣觀眾開始重新關注臺灣自製電影。隨著《海角七號》熱賣,片商與觀眾均對臺灣電影重拾信心,多部電影亦搭上順風車取得不錯的票房,如《囧男孩》、《九降風》、《花吃了那女孩》等等。《海角七號》同時也成為臺灣影史最賣座影片的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