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藝術大學校徽   
 
| 校訓 | 真善美 |  
| 創校 | 1955年設立藝術學校1960年改制為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1994年升格為臺灣藝術學院
 2001年改名為臺灣藝術大學
 |  
| 類型 | 藝術大學 |  
| 校長 | 黃光男 |  
| 地址 | 臺灣臺北縣板橋市大觀路一段59號 |  
| 校園 | 市區 |  
| 面積 | 9.71公頃 |  
| 係所院 | 05學院14學係
 05研究所
 |  
| 教員 | 149人教授 32人
 副教授 62人
 助理教授 23人
 講師 32人
 |  
| 學生 | 4,811人大學部 3,618人
 研究所 1,193人
 |      臺灣藝術大學,簡稱臺藝大,前身是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是臺灣最早的藝術專科學校。 
 簡介
 
   臺灣藝術大學目前包含了美術(含美術、雕塑、古跡藝術修護、書畫藝術等四個學係以及造形藝術研究所)、設計(含視覺傳達設計、工藝設計、多媒體動畫藝術等三個學係)、傳播(含電影、廣播電視、圖文傳播藝術等三個學係以及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表演(含音樂、中國音樂、舞蹈與戲劇等四個學係以及表演藝術研究所)四學院以及共同教育委員會(含通識教育、師資培育以及體育教學等三中心及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等五大學門。截至目前為止,臺灣藝術大學計有5個獨立研究所(其中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包含博、碩士班),14個學係(其中11學係係所合一)。 
 歷史
 
   1955年成立藝術學校,為該校的前身。設立影劇、國劇、美術印刷三科。 1960年改制為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1963年新辦理推廣教育,增設三年制(授課四年)美術、美印科。
 1967年美術科雕塑組改雕塑科。
 1968年設廣播電視科。
 1971年增設五年制國樂科及夜間部三年制國樂科。
 1973年夜間部設三年制舞蹈科。
 1977年設五年制舞蹈科。
 1981年影劇科分為戲劇、電影二科。
 1982年戲劇科增設夜間部國劇組。
 1985年美工科分設工藝、設計兩組。
 1987年美工科增設陶瓷組,音樂科增設一班。
 1994年升格臺灣藝術學院,除原戲劇、印刷藝術、工藝、美術、雕塑、廣播電視、電影等七係外,並代管專科部的音樂、國樂、舞蹈三科。夜間部與學校同步改制,分設戲劇、工藝、美術、廣播電視、中國音樂及舞蹈學係。
 1996年設“三專畢業生在職進修學士班”,計有戲劇、工藝、美術、廣電、音樂、舞蹈五學係。
 1997年起設教育學程及中國音樂學係、舞蹈學係。中國音樂學係及舞蹈學係轉型為日間部正規學制,其他各係則續作推廣教育。
 1998年設音樂係,同年五專停止招生。夜間部更名進修推廣部,增設推廣企劃組。
 2000年增設傳統工藝學係,工藝係分為工藝設計學係及視覺傳達學係;並成立造形藝術、應用媒體藝術及多媒體動畫藝術三研究所。進修推廣部增設印刷藝術學係及電影學係,工藝係分為工藝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二係;原三專畢業生在職進修學士班也更名為“二年制在職進修專班”。
 2001年8月1日改名臺灣藝術大學。進修推廣部恢復設立中國音樂係、舞蹈學係。
 2002年起續增設表演藝術研究所及書畫藝術學係。
 2003年增設多媒體動畫藝術學係(首先係所合一)。
 2005年再有視覺傳達設計、工藝設計及圖文傳播藝術等三學係完成係所合一。
 2006年除設立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博、碩士班、版畫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外,再通過七個係所合一,包含美術、書畫藝術、電影、音樂、中國音樂、舞蹈與戲劇等學係。
  
   係所概況 
 美術學院
 
   美術學係所 書畫藝術學係所
 雕塑學係
 古跡藝術修護學係(原稱傳統工藝學係)
 造形藝術研究所
 版畫藝術研究所
 
   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學係所 工藝設計學係所
 多媒體動畫藝術學係所
 
   傳播學院  
   圖文傳播藝術學係所 廣播電視學係
 電影學係所
 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表演學院
 
   戲劇與劇場應用學係暨研究所 音樂學係暨研究所
 中國音樂學係暨研究所
 舞蹈學係暨研究所
 表演藝術研究所
 
   人文學院  
   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
 通識教育中心
 體育教學中心
 師資培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