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拭目3.20 -3.20公投-最新動態
最新動態


 

臺灣一級古跡淡水紅毛城漏水嚴重 封園整修一年(圖)
 
 
  來源:      日期:2004-03-03 14:29

 
null

  中國臺灣網3月3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臺灣一級古跡淡水紅毛城漏水情形極為嚴重,臺北“縣政府”自3月起封園,進行古跡修復工程與古跡再利用計劃,預計明年6月完工,期間不開放參觀。

  淡水紅毛城于1629年西班牙人在淡水初建聖多明哥城;1642年西班牙人被荷蘭人趕出臺灣;1644年荷蘭人以磚石重建紅毛城;1646年紅毛城完工,荷蘭駐兵80人;1668年北部荷蘭人退出臺灣;1724年淡水同知王汧修建紅毛城東西南北四城門;1868年英國租借紅毛城為領事館,1891年英國增設領事官邸洋樓,1972年英國領事館撤館,委托澳大利亞和美國管理紅毛城;1980年紅毛城收歸臺灣所有,1983年“內政部”公布紅毛城為臺灣一級古跡,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參觀,2003年7月26日“內政部”移交紅毛城予臺北縣政府管理。

  縣府“文化局長”林泊佑表示,目前包括紅毛城主樓與英國領事官邸的漏水、剝落情形都極為嚴重,直接影響古跡本體的結構,而且官邸回廊的拱形浪板也明顯鏽壞,紅毛城入口處旁石砌駁崁更是呈現滑動、走位的情形,縣府考量民眾遊園的安全性,決定自3月1日起至2005年6月止,以封園方式進行古跡修復工程。

  整個紅毛城的古跡修復工程,內容將包含屋頂漏水、木構架檢修、牆壁剝落復原、回廊結構補強、防蟲防蟻處理等古跡本體修復部份,以及多媒體影像制作、全區環境、植栽整理、英式下午茶休閒區規劃等古跡再利用部份。

  針對未來紅毛城的古跡保存、維護,林泊佑局長強調,縣府已規劃“淡水古跡園區”,為未來整合淡水地區古跡的營運核心單位,建立完善服務網絡,提供民眾更豐富、多元的淡水觀光、文化之旅,並規劃古跡導覽、藝文展演等古跡活化、再利用的計劃,充分發揮、推廣古跡保存的價值和意義,讓民眾更親近、體認文化資產。(瀟凝)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