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石戒報道 臺灣“選舉”過後,美國並沒有像4年前一樣直接向當選人發去賀電,而是對“選舉結束”表示了祝賀。美國政府這一微妙態度立即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認為這是美國對臺灣“選舉”結果的保留,微言大“意”。
無可否認,臺灣問題始終摻雜著美國因素,美國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臺灣問題的走向。近日,本報就臺灣選後美國政策調整採訪了美國亨利·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主任容安瀾(Alan D. Romberg)。
美國臺灣政策具有延續性
《國際先驅導報》:你如何評估布什政府的臺灣政策?
容安瀾:我認為布什政府的臺灣政策非常符合1979年以來的美國政策,即美國仍然非常讚賞、而且承諾支持臺灣持續、顯著的經濟和政治發展,以及臺灣的安全。美國也仍然繼續承諾改善和促進美中關係。
因此,在海峽兩岸關係方面,美國過去以及在布什先生領導之下,都繼續執行“一個中國”的政策。美國沒有支持諸如“一中一臺”或者“兩個中國”等與中國的立場相衝突的說法。與此同時,美國也遵守《臺灣關係法》為臺灣提供防禦性武器,並且嚴重關切任何對臺灣使用武力的威脅。
美國不支持兩岸關係的任何特別結果,即美國既不支持臺灣與大陸統一也不支持其獨立。美國認為這是由兩岸與此直接相關的人來決定的事。然而,美國反對兩岸中任何一方採取威脅海峽兩岸和平與穩定的步驟,包括任何一方把自己對臺灣主權地位的理解強加給另一方的行動。因此,美國反對大陸對臺灣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或者其他的強制手段,也反對臺灣可能會挑起對抗的政治行動。
“臺海問題需要妥善處理”
《國際先驅導報》:若約翰·克里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獲勝,你認為美國的臺灣政策會有大的變化嗎?
容安瀾:我相信如果克里參議員今年11月當選美國總統,他將執行在本質上與布什先生以及中美關係正常化以來所有美國總統所執行的同樣的政策。這一政策就如我前面陳述的。
《國際先驅導報》:你認為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最優的政策選擇是什麼?
容安瀾:我不清楚是否有一些辦法能有效地使美國在鼓勵兩岸對話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或許我們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希望,即使臺灣選舉結果獲得了認可、陳水扁連任,海峽兩岸也應該尋求建立聯係,這樣才能減少緊張增加互信。當然這不容易辦到,但是相反的選擇卻非常危險,因此每方都有責任設法改善局勢。
《國際先驅導報》:臺灣選舉對中美關係將產生什麼影響?
容安瀾:我相信美國將會表明它的政策會一如既往,除非臺灣斷然採取宣布獨立的行動,但是我不相信臺灣方面會這麼做,所以我預期美中關係將不會有什麼改變。當然,就臺灣的“憲法改革”來說還存在非常棘手的問題要解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危機並非不可避免。因為臺灣“修改憲法”還有很多問題要考慮,包括修改的形式、內容,對修改(或者已經存在的條款)的解讀,以及批準修改的方法。若考慮到這些,臺灣“3·20”兩項公投由于缺乏足夠支持而遭否決就表明了臺灣人民仍然謹防挑戰現狀。與此同時,我相信中國的學者和官員不會誤讀這一結果。中國仍然需要靈活、創造性地妥善處理好海峽兩岸關係。
【鏈接】亨利·史汀生中心和容安瀾
亨利·史汀生中心是美國一個有濃重軍事背景的自由派思想庫,主要關注武器控制和國際安全與和平問題。它與政府和國會的關係十分密切。由于它同政府的密切關係,有人就形容它能“不事張揚地”對美國政府發揮作用。據介紹,在史汀生中心有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神秘人物”,這個人物有著雙重身份:一方面,他是史汀生中心的一名成員,但幾乎沒有人能從官方的網站或者其他媒體了解他的情況;另一方面,他還隸屬于國務院,他的工作就是每年向國務院詳細地匯報該中心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計劃,並在原則上指導史汀生中心的工作大方向。
容安瀾是美國相當有影響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在進入史汀生中心工作以前有過非常豐富的從政經歷。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的20年時間里,他供職于國務院,主要處理東亞事務。90年代以後,他曾擔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以及美國海軍部長特別助理。2000年9月起,容安瀾開始擔任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主任。他關于美國外交政策的著述十分廣泛,尤以美國同中國大陸、臺灣、韓國、日本關係為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