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極(臺北):剛到臺灣,正趕上相當有特色的兩天。9日,島內沉浸在溫馨的母親節氣氛中,送禮物、請吃飯或者陪同上街買菜,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10日,臺灣選舉爭議司法驗票在臺澎金馬各地正式全面展開,驗票過程的沙盤推演、驗票結果的即時跟蹤,佔領了絕大多數島內媒體的重要位置和時段。
吳亞明(北京):這是很有代表性的兩天,從中可以管窺臺灣目前的社會現狀。普通民眾的生活依舊,要工作賺錢,要家庭和睦,有質樸的感恩的心。
孫立極:10日開始的司法驗票,號稱臺灣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有人把這次驗票稱為“3·20”選舉的延續,不僅僅指內容,還有島內各黨團嚴陣以待的氣勢———在法庭上,雙方律師唇槍舌劍地討論操作程序;程序確定後,大力徵集志願律師;驗票第一天的一早,國親兩黨從黨主席到“立法委員”都分頭趕到驗票現場,為己方律師打氣;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與兩位副秘書長也分別前往3個驗票場地慰勞驗票人員。各地驗票中心也都出動警力荷槍實彈層層戒護。
吳亞明:據透露,首日驗票,全臺約驗完233萬多張選票,除查出了數宗或裝錯、或丟失選票袋、或領票與投票數不符案,還發現6000多張爭議票。目前還無法判斷這些選票會對哪個陣營有利,或是否將影響選舉結果。仔細分析驗票的有關規定,實際上,在5月20日新“總統”就職之前,驗票可以結束,卻未必有明確結果,因為所有爭議票還需“高等法院”的合議庭判決是否有效。不僅如此,國民黨副主席、“立法院”院長王金平10日表示,司法驗票只是第一階段的工作,未來還有第二階段查封選舉人名冊,第三階段當選無效與選舉無效訴訟,都將持續進行。因此,即使19日驗票結束,關于選舉的爭議仍不會結束。
孫立極:幾家電視臺在驗票首日所做的電話調查顯示,只有一成的人相信驗票的結果可能導致翻盤———國親兩黨是實際的贏家。但一些國親兩黨的支持者表示,驗票的目的不在于翻盤,而在于尋求真相。不過,尋求真相的代價不小。據一家媒體估算,這次司法大驗票,460多組驗票點每日耗費成本約為981.56萬新臺幣,合人民幣245.4萬元。
吳亞明:不管怎樣,政治總是要波及生活。就是10日驗票的頭一天,受驗票以及大陸26個城市同步限電等事件的影響,臺灣股市加權指數10日開盤後就一路重挫,當日終盤時,共下跌215點。同一天,新臺幣匯率也跌了2.72角。
孫立極:也有一些利好消息對抗跌勢。7日,島內“陸委會”與“交通部”聯合宣布,將放寬境外航運中心業務范圍,從目前經營轉運貨物,擴大到可載運大陸與第三地之間的出口貨物。同時,境外航運中心港口除了南部的高雄港外,又增加中部的臺中港與北部的基隆港。
吳亞明:高雄港境外航運中心已運作了7年,一直十分順暢,“交通部”多次評估認為,可以進一步擴大開放臺中港和基隆港,也認為境外航運中心解除不通關、不入境限制在實務上沒有困難,但每次的建議案到了主管兩岸政策的部門,就泥牛入海了。
孫立極:高雄成為境外航運中心後受益匪淺,就在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透露,高雄港境外航運中心自1997年4月設置以來,貨運量成長迅速,從第一年12萬個集裝箱,增長到去年63萬個。島內媒體評論,開放臺中與基隆是一個進步,但這實在是遲到了7年的開放,臺灣已為此付出了無可挽回的代價———高雄港轉運中心的地位已一年不如一年,從世界第三大港跌至第六位。臺灣再不加快兩岸三通進程,只以擴大境外航運中心為滿足,未來即使三通,高雄港經過多年蹉跎,優勢也已喪失,航運中心地位難保。
吳亞明:最近一份調查顯示了一些新動向。島內一家雜志公布最新調查,發現臺灣25到34歲的30歲一代,愈來愈有“追求平凡人的幸福”的傾向,他們最希望達成的目標是“穩定成長、自我成長、工作上能突破進展”,其次是賺大錢及當老板。而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只要全家衣食無憂就是成功,其次為有自己的事業,以及覺得充實、幸福,這個結果與一般定義的成功,應該有錢、有權,似乎有所不同。30歲一代是承上啟下的一代,如果這個調查具有代表性,預示著臺灣年輕一代更加向往平實、和諧、溫馨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