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選舉好比期中考 陳水扁時代已露消逝跡象
 
 
  來源:      日期:2005-11-10 15:59

 

  民調的結果顯示,陳水扁當下的施政滿意度是2成5,不滿意度卻是在5成上下,比起當年的李登輝遠遠不如,更因親信陳哲男事件的拖累,陳水扁和民進黨的“改革神話”面臨破滅,新世代的羅文嘉和段宜康已經拋出了“新民進黨運動”、“四大天王”接班卡位暗潮不斷……

  五年半前,陳水扁創造了“臺灣之子神話”完成了臺灣政黨輪替,如今,在縣市長選舉“期中大考”的前夕,陳水扁面臨的危機與壓力,遠比八年前的李登輝更為嚴峻,要是真被“死當”,勢必更難逃執政黨和陳水扁將要被“再輪替”的序曲......

  “君固有權應自慎,利刃誤用必將失其鋒芒”,這是沙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一句;在另一首詩中,莎士比亞又說:“設若好花自甘卑行,則至賤的荒穢盡掩其尊貴”,所說的,似乎都是此刻執政黨與陳水扁的當下寫照。

  一年半前,雖有連戰、宋楚瑜卷土重來,以及遇上了“三一九槍擊案”的腥風血雨,但是在“天佑臺灣”的金光護頂下,陳水扁平安度過他口中所謂的凱達格蘭廣場上的“柔性政變”,續享老天厚愛。而在野黨卻持續內耗並且“無所為”,更助長了執政者一朝權在手的“無所不為”。

  自大、傲慢、偏執、自私等一切惡德的種籽悄悄埋下,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惡德種籽發芽:負責金融監理的高官竟是“禿鷹”;在風災水患中,第一家庭卻辦豪華婚禮;還有,陳水扁親自上電視“爆料”,既得罪李登輝,和宋楚瑜的恩怨也至今未消;另外,時機“恰好”的“新聞局”追究TVBS資金風暴……。

    美國的選民用期中考表達不滿

  除了罵一罵,又能怎麼辦呢?臺灣在制度上,並沒有像美國一樣的“期中選舉制”,美國總統任期到一半,就有國會的定期選舉可當做選民對執政者施政成績的滿意度測試,等于是期中的信任度投票。而根據臺大教授葛永光的研究統計,一般而言,在美國由于當家恩怨多,期中選舉執政黨平均會損失二十五個席次。正因為期中選舉在慣例上不利于執政黨,美國的選民也都會利用這種“期中考”,趁機表達他們對執政者的意見與不滿,導正政府作為,而執政黨也都深深體認這種先天不利的因素,往往會以迎戰大考的態度去面對期中選舉,免得“被當”慘敗,造成在國會中失去太多的席位,總統因此提前成為“跛鴨”。

  這種“期中考”對做到第二任期的總統任內的執政者都是壓力,美國百年來的總統,大多數難逃“第二任詛咒”,艾森豪威爾在第二任期內一事無成、尼克松因“水門案”做不滿第二任、克林頓則受困于與白宮實習生陸文斯基的緋聞、現在的小布什也因包含副總統切尼在內的政府高官可能因涉入中情局泄密案被起訴、參院共和黨領袖涉嫌內線交易被調查、眾院共和黨領袖涉貪污被起訴、布什提名的大法官被黨內右翼團體痛批。美國輿論已經在預言布什和共和黨將過不了明年的期中選舉,可能提前成為跛鴨總統,甚至有史學家和政治學家已開始寫文章,稱布希是“美國史上最失敗總統之一”。

  臺灣的百姓拿執政黨無可奈何

  然而,在臺灣卻沒有這樣的制度,也沒有這種“期中考”傳統以對執政者進行警示,執政黨並未真正有被“期中檢驗”與“信任投票”的壓力。除非真到天怒人怨,百姓群起連署罷免“總統”外,但是這方式門檻極高、代價極大,幾乎沒有人敢輕易嘗試。當百姓找不到對付執政張狂的工具,執政者可以和施政成績脫鉤,祇要有辦法用盡手段贏得選舉,就能獲得四年隨意作為的保障。

  今年中的“任務型修憲”選舉,選前民進黨的選情就很低迷,但陳水扁出手後,在破紀錄的兩成三超低投票率下,民進黨依然平安過關,仍然可以臺灣“最新民意的第一大黨”自稱,更坐實了執政不必理會“期中考”的論調與信心。

  這種自信鼓舞了民進黨,十二月三日將進行的縣市長選舉投票,在十月四日選舉登記截止時,民進黨秘書長李逸洋評估選情,認為縣市長選舉一向是地方選舉,不會受到中央施政影響。民進黨評估包括臺北縣、宜蘭縣和南臺灣等十三個縣市列為可望當選地區,臺中縣市等六縣市有待努力。而當時國民黨黨中央的評估也是相當保守謹慎,不敢輕言過半。

  民進黨的黨工道破當前的危機

  但這一個月的發展,整個情勢卻急轉直下,高捷泰勞弊案如滾雪球般地擴大。陳水扁上電視滅火,卻因陳哲男到濟州島賭場的照片破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機;“新聞局長”姚文智“恰好”在這時機調查TVBS的資金結構;“行政院長”茶會上,當著媒體鏡頭,“大院長”謝長廷為難反問“小記者”:“你可以講出有一塊錢是臺灣資本嗎?”的不對襯畫面,再加上姚文智的“不是外資?難道是西瓜汁、柳丁汁”輕佻,以及“二次金改”的財團化政金挂鉤疑慮、趙建銘看豪宅的新聞下,“中央”的問題完全遮蓋了民進黨縣市長參選人的政見、特質,民進黨選情急轉直下,一泄千里,讓這一場原本祇是地方選舉的選戰,躍升成為人民對“中央”執政與積弊的信任投票趨勢,也愈來愈具有對陳水扁與執政黨的“期中大考”的意義。

  坦白說,如果未來一個月,沒有什麼突破性的發展,這場期中大考,阿扁被“死當”的機率非常高,一封在民進黨年輕黨工中流傳的電子信,道破了民進黨當前選情的危機,這封信以醫院的病人為例,民進黨的選情被描寫得簡直是不忍卒睹:

     “未送醫已死,直送殯儀館:金門、連江。

     保證沒救,在ER(急診室)就放棄,已送停屍間:澎湖、花蓮、桃園、新竹縣、新竹市、臺中市。

     還躺在ER,生命跡象還未恢復,基本上沒救:臺東、基隆、苗栗、臺中縣、嘉義市。

     從ER送進ICU(加護病房),但又發出病危通知,隨時準備插管的:臺北縣、宜蘭縣、南投縣。

     還在ICU插管的:嘉義縣、雲林縣、彰化縣。已轉入普通病房,應可以出院:屏東。

     確定康復出院的:臺南縣、臺南市、高雄縣。

     但現在比較麻煩的是,科主任、主治大夫和幾個CR(總住院醫師)(編按:指陳水扁、行政院與黨中央)都染上birdflu(禽流感),醫院人手不夠,急救困難。”

     以上的話雖戲謔卻頗貼近真實。縣市長選舉採訪小組匯整了目前各家已公布民調,以及採訪各縣市五十三位主要參選人的評估,赫然發現:原本力拚十三席“過半”的民進黨祇有四席:臺南縣市、高雄縣與嘉義縣是“穩定領先”外,其他的縣市都是警訊不絕,其中包含了長期是民進黨的“民主聖地”宜蘭縣與嘉義市都可能“綠地變藍天”;施政滿意度還不錯的翁金珠也開始陷入苦戰,還有形象不差、學經歷也都不錯的陳定南、羅文嘉、邱太三和林佳龍都有揮灑不開的困局。

  距離投票還有一個月,當然還是有許多變數可能改變目前這種“期中考”前景不樂觀、阿扁與執政黨將要被“死當”的趨勢,如泛藍陣營犯下大錯、馬英九陣營也卷入弊案;或者是人民已經對政治厭惡至極,再度發生如高雄市議員補選、任務型“國大”選舉的超低投票率扭曲結構等等變數。

     執政黨的期中大考難逃被死當

     除此之外,國民黨方面也可能因為局面大好而造成松懈,但經過政黨輪替,加上二○○○與二○○四兩年的慘敗,國民黨的派係動員係統失靈嚴重,而民進黨“割喉戰”愈來愈得心應手,地方派係還有許多翻盤空間;此外,也不能忽視在投票日前三日,臺灣地方選舉從來就未嘗杜絕的賄選、買票惡習得手,這些都有可能對一些單一選區造成影響。但是,從目前的態勢看,本報訪談各方輔選陣營都同意:“泛藍過半”將是幾乎確定的局面,而這場期中大考之後,阿扁與執政黨很難逃過“被當”的結局,差別祇在于當得多或是當得少的問題而已。

     值得關注的是,期中考被死當更可能是再一度宣告臺灣即將要“變天”的前奏曲,在八年前,一九九七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李登輝和國民黨也一樣是過不了那一場期中大考,被死當後揭開了臺灣政黨輪替的序幕曲。

     當年的李登輝比起今日的陳水扁更是不可一世,一九九六年當選臺灣第一任民選領導人後,李登輝以“一個半黨主席(國民黨加半個民進黨)”的優勢,橫掃全臺,民進黨氣弱因此被李登輝收攏,在“國發會”進行“凍省、廢宋(楚瑜)”,讓李登輝有“東方不敗”之稱號,但也在此光芒和“李登輝神話”中,國民黨的惡德種籽快速萌芽,李登輝為掌權扶助地方派係,搞出鄭太吉“黑道議長”案,各種特權、關說醜聞在當時是頭版頭條,更有劉邦友、彭婉如等命案引發社會強烈不滿,但當朝權貴已經和人民脫節了,根本無能回應人民的心聲;終于爆發了白曉燕命案,五萬中產階級主動上街頭,讓原本“接班人”連戰被迫交出行政院。

     民進黨的選情宛如國民黨翻版

     但李登輝仍對他的光芒沾沾自喜,無獨有偶,現在的陳水扁坐著他的“六噸半”卡車,想要力挽縣市長選情頹勢,當時的李登輝也宣稱要用“推土機”鏟平國民黨縣市長選舉的所有障礙,結果選票開出來,李登輝賣力輔選的國民黨候選人全遭滑鐵盧之敗,國民黨祇掌握了含外島與花東等八席縣市長,民進黨則大獲全勝,拿下十二席,若再加上許家班掌握的嘉義市,民進黨在縣市長過半全勝。

     更尷尬的是,國民黨掌握的都是邊陲縣市,要是加上當時仍是吳敦義掌握的高雄市,民進黨加上陳水扁主政的臺北市,一場期中考過後,民進黨統治的人口竟高達全島七成以上,國民黨在當時立刻淪為“邊陲政黨”了,從此之後的選舉,民進黨持續走上坡,國民黨則是步入了日暮西山的頹勢,直到政黨輪替。

     日本人原本都很風靡李登輝,但當時的日本“朝日新聞”第二天的報紙標題,用了“李登輝時代已經隨風而逝”,注解了臺灣那一次期中考的意義,朝日新聞是以開票後第二天的臺灣民調為依據,李登輝的滿意度慘跌到三成九,而當時的“行政院長”蕭萬長就任尚未滿百日,也被迫提前結束“蜜月期”,以五成一的滿意度,開始了“微笑老蕭”苦笑支撐國民黨走向二○○○年的末路。

     而在投票日前,李登輝的滿意度都還在七成以上,驟然腰斬,所以朝日新聞據此論斷“李登輝神話”已經破滅,光芒不再的李登輝與國民黨,將會在李登輝已跛的爭權鬥爭中,愈來愈失去“國家”治理的能力,愈來愈不能掌握局勢,也愈來愈讓人民嫌惡。

     果不期然,原本還在“請辭待命”的宋楚瑜鐵了心,開啟了脫黨參選臺灣領導人之布局,連戰也急著曝光,一本傳記“連戰風雲”讓李登輝不悅,考慮換蕭萬長當接班人,造成了連、蕭人馬互鬥不絕。而蕭萬長又因九七金融風暴襲擊,加上劉泰英、蘇志誠等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中,施政不但揮灑不開,還又和廖正豪、蔡兆陽杠上,整個政府風雨不斷,“中央”施政問題越積越多,九八年北高市長選舉,高雄市被謝長廷拿走,馬英九雖然光復臺北市,卻開啟了陳水扁參選臺灣領導人之路,之後,歷史的天平一再往陳水扁傾斜,連戰又受困于說也說不清的“伍澤元與三二六八萬元借款”,“變天”的節奏愈來愈快,整整兩年多的發展歷史,翻開資料,都是國民黨愈來愈失能的歷史,最後,宋楚瑜也因“興票案”拖累,陳水扁雖然祇得到三成九的選票,但就任時卻有快八成滿意度的期待,李登輝神話果然真的“隨風而逝”,陳水扁成了新的老天眷顧者。

     陳水扁的改革神話已面臨破滅

     八年後,陳水扁當下的滿意度是二成五的歷史低點,不滿意度卻是在五成上下,比起當年的李登輝遠遠不如,更因親信陳哲男事件的拖累,陳水扁和民進黨的“改革神話”面臨破滅,新世代的羅文嘉和段宜康已經拋出了“新民進黨運動”、“四大天王”接班卡位暗潮不斷……,簡而言之,在“期中大考”的前夕,陳水扁面臨的危機與壓力,遠比八年前的李登輝嚴峻。要是真被“死當”,勢必更難逃執政黨和陳水扁將要被“再輪替”的序曲。

     局勢雖險峻但也未必就此定案,因離投票日還有三十多天,陳水扁和民進黨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這“黃金三十天”內徹徹底底地反省為何神話破滅如此快速、為何和民心悖離如此之遠,然後改弦更張,展現讓人民眼睛一亮的治理能力。不此之圖,若還是相信過往那種已被人民嫌惡的“族群動員”神話,恐怕開票第二天,“陳水扁時代已隨風而逝”的論斷,將會同樣地出現在所有的媒體標題上了。

  來源:臺灣《新新聞》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