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高雄旗山八月十七日電 題:臺當局以工代賑救災舉措贏得掌聲
中新社記者 劉舒淩
劉玉梅和翁美倫十七日中午在佛光山旗山禪凈中心“勞委會”專設的就業服務台填妥“臨時工作津貼人員申請表”,她們説希望先做臨時清潔工。
臺灣正在展開一項工作,直接雇傭災民投入南部災區環境清理和家園重建工作。
八日傍晚,高雄縣那瑪夏鄉民族村三百多位村民的房舍、小學校園通通毀於“莫拉克”引發的泥石流,旗山鎮兩處宗教道場照顧著眾人今後一段時間的飲食起居。
就在昨天,民族村孩子在旗山就讀中小學的事情已有眉目,劉玉梅説:“困難?很多啦。只要小朋友先計劃好,大人可以慢慢來”。但讀書要有學費,村民們現在只希望早一點找到工作。
十六日,臺灣“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的會議提出,救災由“災民收容”轉型至“中間安置”,將尊重災民意願,依據需要提供(房屋)租金補貼、生活費等;另外,四十個鄉鎮獲得授權,可雇傭災民為臨時重建工人,用“以工代賑”方式,每鄉每天雇傭二百人清理家園,日薪八百元新台幣。
這項為期一個月的“八八臨工”專案十七日上午九點半正式在臺灣南部災區受理登記。旗山鎮佛光山禪凈中心三樓,公部門的服務平臺和收容中心餐廳結合在一起,是鎮上五處就業服務台之一,到中午十二點半已經有四十余位得到消息的村民前來登記了。
“勞委會”地區就業服務中心職員高秋華告訴中新社記者:“災民找工作意願很強哦,沒正式公佈就有人來詢問。”
據了解,“莫拉克”颱風後單高雄縣,就從災區疏散五千余民眾;許多高山村落即使搶通道路,村民仍很難回原地重建家園,他們有必要做出相當長時間在外鄉生活、工作的規劃。
村裏五、六十個小學生安頓在旗山小學,民族小學家長會長高阿美向縣“原民處”提出構想:在旗山租屋,結合村中擅長編織、裁縫的婦女,製作臺灣少數民族特有的織物出售;半年以後,等道路暢通、安全有保障,族人再回鄉重整家園。
高阿美微笑説:“我們原住民天生樂觀,特別能適應生活,出來了就有新的希望”。
大家原來特別擔心小朋友在大難之後心理受創。不過,十五日早上,影星李連杰來禪凈中心看望小朋友,“小朋友都知道李連杰啊,他親和力又好,小朋友又是唱歌,又是要簽名,很開心,很High。”
民族村布濃、排灣人多是基督徒,在佛教道場居住數天,舒緩過來的災民開始協助志工整理收容中心,不同族群、風俗、信仰的人們彼此關照,災民們被默許在佛教道場做祈禱;高阿美更是表示,“不要分宗教,大家互助,臺灣其實就是一個村莊啊”。
現在,村民有希望從清理災區環境取得一份合理、重要的收入,大人們很少聚集在電視前、床位上,開始準備著儘快上工。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係學者陳政智對此間媒體説,提供工作機會幫災民,絕對比直接給現金要有價值;災民因此將目標轉投在工作上,會在工作中産生肯定自我的正面價值。
以工代賑,這項規劃剛上路就已贏得掌聲。“勞委會”最新消息指,一個月後,災民還可銜接其他就業輔導方案。(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