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從世界經濟大勢看兩岸經貿關係
 
 
  來源:      日期:2004-07-29 17:04

 
  (一)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與區域化

  東西冷戰結束後,世界重心由軍事對峙轉為經濟競爭。近十年來世界經濟變動的基本趨勢,一方面加速全球化,一方面又不斷邁向區域化。全球化主要是科技和資訊的發達與跨國公司的崛起,再加上WTO的主導,産業內的貿易大幅提高,國與國的經濟倚存度不斷上升。國際貿易的成長率,遠高於各國GDP的成長率。國際貿易在各國GDP中所佔比重,急劇上升。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國際貿易約佔其GDP10%,目前已高達20%,中國的國際貿易在開放改革以前只佔GDP9%,近年已高達40%,對外貿易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但在另一方面,基於地緣關係,各種區域性經濟組織,也相繼出臺。其中西歐共同市場的運作,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已為經濟區域化樹立楷模。由於歷史淵源與地理密邇,西歐集團經過50年的交流與整合。已形成一統一市場,為推動經濟及政治的進一步整合,歐盟先後建立五個跨國組織,包括部長會議,歐洲委員會,歐洲法庭,歐洲議會及審計法庭。從1999年1月1日起歐洲單一貨幣正式登場,目前加入歐元的會員國雖只有11個,但其國內生産總額(GDP)直追美國,最近更吸納過去東歐國家,由原來15國擴張到25國,成為擁有四億七千萬人口,GDP超過8兆美元的經濟實體。

  面對西歐的經濟整合,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也于7年前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最近更醞釀將範圍擴大,包括拉丁美洲各國形成一個擁有34國的美洲自由貿易區,每年GDP將超過15兆美元。

  與歐美兩大集體相對,亞太國家雖也先後成立“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PBEC)及“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PECC)等組織。(20世紀)80年代末期更成立半官方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但由於涵蓋區域過於遼闊,各國經濟發展階段又有顯著差異,再加上作為集團最有實力的日本,始終未承認二戰時期的種種錯誤,未能取得區內各國的信賴,群龍無首,類似西歐及北美經濟集團的運作,在可見的時期內,仍難以實現。

  過去二十年間,由於兩岸經濟關係的實質改善,一個以中國人為主體的“大中華經濟圈”正在加速形成中。這一個目前包括中國大陸臺灣及港澳,將來可能包括新加坡及東南亞華人的經濟圈具有豐厚的潛力與燦爛的遠景。如能推誠合作,不難異軍突起,與北美西歐並駕齊驅。

  (二)兩岸三地的經濟融合

   港臺及大陸,同文同種,資源稟賦,具有高度互補性。前三十年由於政治因素,互相隔絕,一旦政治上的禁忌消除,很自然成為經貿夥伴。

  過去二十年間,兩岸間的貿易,由1979年的7,700多萬美元,到去年臺灣對大陸出口貿易(包括香港)已達498億美元。佔臺灣總出口34.5%。佔臺灣國內生産總值(GDP)17.4%。也即去年臺灣GDP中,每6.7元即有一元出口到大陸。由對大陸出口所帶動的就業效應,估計為臺灣創造百萬個就業機會。如無對大陸的鉅額出口,臺灣去年失業率將超過10%。

  在對大陸貿易中,臺灣一直處於順差地位。過去15年間,臺灣對大陸出超總額高過2,400多億美元。如無對大陸貿易連年的鉅額出超,臺灣外匯存底早已耗竭。對大陸的出口貿易,已成位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兩岸貿易的大幅增長,與臺商大舉投資大陸有關。根據臺灣官方的統計臺商投入大陸資金只有300多億美元,但實際投入資金估計已達一千億美元。過去臺商在大陸的投資主要是勞力密集産業,近年已轉移到高科技産業。2002年大陸資訊硬體産業産值已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64%的産值係由在大陸的臺商所生産。2002年臺灣有高達46.9%的資訊硬體産值移至大陸製造。估計去年這一比率高過6成。兩岸經濟的整合已達到難分難解的地步。

  香港回歸中國以後,與大陸經貿關係更加緊密。1997年到2001年這5年間香港與大陸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498億美元,比前5年增加17.5%。2001年兩地貿易增加值創歷史最高水準,達到560億美元。過去5年間,香港對大陸投資仍有增無減。截至2002年6月,港商大陸累計投資項目20萬,4800多家,合同投資總額3,608億美元,實際投入資金1951.87億美元,佔大陸吸收外資總額的46.5%,居外商投資的首位。

  大陸在香港投資也與日俱增。到2000年底,大陸在港各類投資已達1400億美元,佔香港外來投資31%。最近更與香港成立協定,從各方面來促進香港與大陸經濟的進一步合作。從港臺大陸貿易及投資增長的情勢觀察,兩岸三地實際上已形成一共同體。

  (三)兩岸三地經貿交流的效應與阻力

  從經濟理論來分析,兩岸三地2多年來的經貿交流已産生六種效應。

  第一,臺資與港資的大量流入,對大陸經濟起極大的刺激效應(The stimulation effect)成為大陸各經濟特區,開發區,及開放城市經濟起飛的主要因素。經濟最發達的廣東,近十年來吸收外資高達500多億美元。其中八成以上來自香港及臺灣。福建、江蘇、山東等省由於港臺資金的源源注入,成長率都遠遠高於其他省區。

  第二,是港臺資金的源源投入,對其他國家起“示範作用”(The demonstration effect)。大陸開放初期,歐美及日本投資者,一直採取觀望態度。寧願貸款而不願投資。但自港臺資金大量進入大路後,美日及新加坡、韓國財團也紛紛跟進。沒有港臺資金的開路,不可能有美日新韓資金的大量流入。

  第三,臺灣進入大陸的50,000多家企業中,有許多中小企業與大陸鄉鎮企業結合,對大陸城鄉經濟發生一種“觸媒作用”(The catalytic effect),推動這些企業,在經營及運銷各方面進行改革。

  第四,兩岸交流對臺灣經濟也産生一種“成長效應”(The growth effect)。在過去十餘年中,對大陸貿易一直是臺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據臺北經建會的研究,如果大陸終止對台貿易,臺灣GDP將下降1.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大陸貿易的開展,有助於臺灣經濟的持續成長。

  第五,臺灣開拓大陸市場,有助於降低對美國市場的倚賴。過去臺灣出口長期以來,都以美國為主要市場,不斷遭受美方壓力。以“301”條款威脅臺灣,使臺首枕不安席。由於對大陸貿易不斷擴大,臺灣對美市場倚存度不斷下降,不必再受美方的壓力。可稱為“轉向效應”(diversion effect)。

  第六,對大陸貿易加速臺灣産業結構的升級、可稱為“轉型效應”(The tansformation effect)。

  從上舉六種效應觀察兩岸貿易的增長對雙方經濟均起良性作用。雖然如此,由於政治上及經濟上的個種因素,兩岸經貿關係仍面臨三大阻力。

  第一是臺灣當局,為推行“去中國化”路線,不斷採取限制政策,阻礙兩岸經濟貿易交流,如“戒急用忍”,禁止“三通”等等,大大增加臺商與大陸貿易的營運成本,據臺灣大企業高清願的估計,由於禁止“三通”,臺商一年要增加成本五百億台幣。

  第二,跨四近年大舉進入大陸,對大陸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臺商,已構成龐大的競爭壓力,如不能降低成本,很難繼續發展。

  第三,大陸近年遍設開發區,為爭取外資紛紛給予優惠,使原來經濟特區的功能逐漸消失,尤其是大陸加入WTO後,取消對臺商優勢勢在必行,進一步減少臺商的優勢。

  在上舉各種阻力之下,兩岸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有賴於兩岸政商的共同努力來突破障礙,創造商機。

  (四)兩岸經貿關係的前景

  兩岸經貿關係雖面臨各種阻力,但從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的趨勢觀察,兩岸經濟的進一步整合,其勢仍無法逆轉。

  第一,由於中國大陸經濟的持續高度發展,臺灣經濟對大陸的倚存度,只有增加,不會減少,大陸13億人的消費潛力,是全世界跨國公司覬覦已久的龐大商機,這從資訊産業及汽車産業即可見一斑。中國從1882年擁有第一部電話,到1992年才達到1000萬戶,中間經歷了110年,但從1000萬戶到1998年的一億戶,只用了六年,到2000年的二億戶,只用了二年,去年已達5億戶,其中有半數是行動電話,大陸已成為世界上擁有電話最多的國家,同樣也出現于汽車産業,由過去每年只産銷幾千部到去年的400萬部,一躍而為世界第四大汽車産銷國,大陸市場的潛力,不但將使大陸成為全球的製造基地,也將使大陸全球大研究中心,臺商如不捷足先登,臺灣經濟有可能邊緣化。

  第二,由於世界性人口老年化,不但歐美日本已出現勞動力不足,臺灣也同樣面定老年化的問題,而中國大陸擁有全球最大的優質而低廉的勞力資源,目前的年均工資不但遠低於日本及美國,也低於四小龍及東南亞國家,在全球商品供過於求,價格普遍下滑的基本情勢下,高勞力成本的産品,根本無法在國際市場立足,臺商繼續將生産基地移至大陸,也將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基此之故,不論臺灣當局如何推行“去中國化”政策,兩岸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仍將繼續向前,大中華經濟圈的形成將日趨明顯,如能擱置政治糾紛結合大陸製造與研發能力,香港的金融優勢與臺灣資金與技術,在未來歲月中,大中華經濟圈必可與北美及西歐並駕齊驅,共同主宰21世紀的世界經濟。

  (作者:鄭竹園,美國博爾大學經濟係教授,海外中山學社董事會主席;編輯:海航)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