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中國共産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中央蘇區各級黨政軍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時刻和群眾在一起,關心群眾痛癢,解決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土地問題,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總之解決群眾生産、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問題。黨和紅軍的真誠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鑄就了革命戰爭真正的銅墻鐵壁。
打土豪分田地的蘇區標語。
劉少奇 中華全國總工會蘇區中央執行局委員長。
陳 雲 中共中央局常委,中華全國總工會蘇區中央執行局副委員長、黨團書記。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頒布的《勞動法》
為改善蘇區人民生活,支援紅軍戰爭,中央蘇區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發展蘇區的工農業生産。圖為位於瑞金沙洲壩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舊址。
位於江西于都縣鐵山垅的中華鎢礦公司舊址和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給中華鎢礦公司李克鈞的信。
中央蘇區建立了中央出版局和中央印刷廠。圖為中央印刷廠使用過的印刷機。
1932年2月,在瑞金葉坪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圖為銀行舊址。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頒布的《生産合作社標準章程》。
1932年初夏,彭德懷帶領紅三軍團機關幹部與農民一起突擊搶修水壩水渠。圖為解放後在原址重建的江西上猶縣軍田村東沙水壩和萬潭水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內務人 民委員部發佈的調節糧食供應和糧 食市場價格的佈告。
中共中央與中央政府頒布條例,要求政府工作人員星期六、日幫助紅軍家屬砍柴、鏟草、挑塘泥、下肥料、犁耙田等。這是中央人民委員會主席張聞天幫助紅軍家屬砍柴的報道。
中央蘇區各級都辦有消費合作社,活躍蘇區商品流通,方便群眾購買日用品。圖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消費合作總社舊址 。
《紅色中華》報關於熬鹽運動的報道。
蘇區大小河流眾多,道路崎嶇。為發展蘇區交通,蘇區幹部帶領群眾修建了許多道路、橋梁和渡口。圖為蘇區幹部帶領群眾修建的橋梁。
1933年11月12日中央人民委員會發佈的關於修築中央蘇區22條幹路的訓令。
中央蘇區黨和蘇維埃政府十分重視解決紅軍和地方群眾的醫療和疾病預防問題,在極其困難情況下發展蘇區衛生醫療事業。圖為位於興國縣茶嶺的紅軍總醫院舊址。
水彩畫:周恩來全家幫助楊大伯
為增強蘇區軍民體質,減少 疾病,蘇維埃政府注重發展蘇區體育運動。1933年5月30日,在瑞金召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次運動大會,紅軍和地方都有運動員參加。圖為大會全體運動員合影。
蔡 暢 鄧穎超 李堅真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頒布的《婚姻條例》《婚姻法》等法律法令。
蘇區結婚證
江西上猶縣“實行婚姻自由”的標語。
《紅色中華》報刊登的反對封建壓迫婦女的漫畫。
為解放婦女,保護兒童健康成長,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內務人民委員部頒布了《託兒所組織條例》,許多地方辦起了託兒所。這是《託兒所組織條例》。
蘇區實行兒童免費義務教育,舉辦掃盲識字班掃除文盲,提高群眾的文化水準。圖為位於瑞金葉坪洋溪村的中央教育人民委員部舊址。
瑞金列寧小學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