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十六大以來中共踐行“和諧社會”執政理念惠民于實

  時間:2007-10-11 09:53    來源:半月談     
 
 

  

  資料圖:截至2007年3月31日,全國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縣(市、區)達到2319個,佔全國總縣(市、區)的81.03%,覆蓋的農業人口7.99億,佔全國農業人口的91.93%,參加合作醫療的人口6.85億,佔全國農業人口的78.78%,參加合作醫療的率是85.70%。 中新社發 任衛紅 攝

  “1000多元的手術費給報銷了800多元。”拿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報銷單的貴州省赤水市天臺鄉農民胡生惠樂呵呵地説:“這抵得上賣一頭豬的價嘍!”胡生惠明顯感覺到,這幾年,國家的惠民政策“真是多”,娃子上學免費了,自己種田不交稅了,農民也可以接受免費技術培訓了……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讓老百姓切實得到了實惠。

  共用發展成果:奠定和諧之基

  2002年,桂林市秀峰區居民趙麗萍一家陷入了“黑暗”,丈夫病逝,兩個女兒,一個剛考上大學,另一個還在念中學。為了生計,她一個人打3份工,儘管有好心人的幫助,但生活仍異常艱難。2006年,小女兒考入北京一所重點大學,作為秀峰區的困難戶,她得到了區政府的救助。

  2006年,秀峰區從財政拿出8.6萬元,為271名家境困難的學生提供資助。這一年,桂林市12個縣區,投放資金1.06億元,為23.6萬名困難者提供了幫助,包括城鎮低保戶、五保戶、農村特困戶和城鄉大病醫療救助等方面的困難群眾。

  為特困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只是發展成果共用的體現之一。桂林市的變化也是全國各地變化的一個縮影。幾年來,人們越來越強烈的一個感受是:困難群體的生存權益日益受到重視;政府執政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從強調經濟增長向重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轉變;政府財政向教育、醫療、文化和社會保障傾斜,並顯示出由過去的隨機性向制度化轉變。

  中國的經濟增長和財富積累有目共睹。然而,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進程中,一些問題開始陸續顯現: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貧富分化,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住房、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障短缺,社會治安、安全生産等狀況不容樂觀,等等。這些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不僅影響著發展本身,而且對社會和諧帶來危害。

  如果説,過去我們更多注重的是如何做大“蛋糕”,那麼在“蛋糕”做到一定程度後,如何讓全體人民共用,成為新的歷史課題。

  幾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從中央到地方惠民政策的實施。鄉村道路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網改造工程等,改善了億萬農民的生活、生産條件;針對城市和部分農村出臺的低保制度,為眾多困難群眾解除了後顧之憂;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大頭”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的鋪開,到2006年底,已為全國1451個縣(市、區)4.1億農民撐起保護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費和對困難家庭學生的課本、寄宿補貼,使得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區共5200萬學生受益,今年還惠及全國1.5億中小學生;而廢除農業稅,實施農業補貼,更成為億萬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更加注重公平:體現和諧之魂

  2006年,在教育領域,有兩條關於“公平”的新聞備受人們關注:其一,當年秋季開學,瀋陽市城區254所中小學1977名教師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流動,由超編學校向缺編學校流動,由優質學校向弱質學校流動,由城鎮學校向農村學校流動。瀋陽市打算通過3年~6年的優質資源大流動,基本實現中小學教師生源均衡配置;其二,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在全國“兩會”上透露,中國政法大學本科分省(區、市)招生計劃將按全國各省(區、市)人口比例確定。他表示,對生源品質的追求絕不以犧牲教育公平為代價。

  除了教育公平,各地政府還普遍加大了進城農民工在就業、勞動保險、最低工資標準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不少城市廢除了在就業上“先本地後外地”的歧視做法,自覺接納外來人口;農民工輸出大省河南在北京市推出了方便農民工看病的“農民工醫院”;深圳市為長期在該市工作的農民工提供公共租賃住房,促進農民工在城市“變身生根”。而廣西等10多個省(區、市)相繼依法制訂的交通事故“城鄉同命同價”的規定,無疑是對“生命平等”理念的彰顯。

  此外,國家近年來陸續制訂措施,抑制壟斷行業高薪,規範國企改革中管理層持股行為,在市場調控中強調住房基本屬性,無不顯示著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追求。

  2007年4月1日,重慶市民吳蘋在拆遷協議上簽下了名字,她的丈夫第二天走出了堅守15天的被拆遷房。在物權法獲得通過的背景下,這個引人關注的“最牛釘子戶”事件,以協商方式畫上句號。這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吳蘋作為自然人與房地産開發商在法律平臺上的平等談判,表明中國城市拆遷更加注重公民的權利平等,而這恰恰是社會和諧的要求和體現。

  拓寬民主渠道:唱響和諧之曲

  2007年5月30日,廈門市一位副市長宣佈,緩建“海滄PX項目”。據有關資料,“海滄PX項目”投資108億元,每年能為該市帶來800億元産值。但這樣一個“經濟效益巨大”的項目,因為潛在的環境影響,受到專家的質疑並引發巨大的民意壓力。廈門市政府緩建的決定,正是對這種強烈的民意訴求的正面回應。

  有論者謂,和諧兩字,一“口”一“言”,一是加快發展,豐衣足食;二是推進民主,廣開言路。從這一角度,廈門市政府的舉措,顯然是一種明智之舉。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尊重民意表達,疏通訴求渠道,正視社會輿情,形成良性互動,正成為各級政府的探索和嘗試。

  網際網路成為民意表達的重要渠道,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視。近年來,物權法、就業促進法出臺前都向社會廣泛徵集意見,大量網民通過網際網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國家的政務活動,特別是每年“兩會”,通過網路徵求民意已成為一種常態。這種做法也成為不少地方推進“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的工作方式。

  民主推動和諧。2007年5月14日,江蘇省海安縣,一位95歲的老人因為宅基地糾紛,將海安縣政府告上了法庭。人們發現,海安縣縣長單曉鳴平靜地坐在被告席上。而單曉鳴的前任2004年在一起行政許可官司中,也曾坐到了被告席。從那以後的3年內,海安縣行政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率已超過70%。可以想像,當一個在傳統觀念中被視為“父母官”的縣長坐在行政訴訟案的被告席上,傳達出來的除了對法律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一種官民平等的民主。這樣的民主,無疑是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要素。(記者 梁思奇)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