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上海代表:在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時間:2007-10-19 10:21    來源:解放日報     
 
    “生態文明”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這成為連日來上海代表們的共同關注。如何讓産業變綠,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如何讓增長變綠,形成較大規模的迴圈經濟;如何讓觀念變綠,在全社會牢牢樹立生態文明理念,代表們紛紛建言。

  保護生態,不會制約發展

  生態文明體現的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文化內涵,符合中國國情,對如何發展很有針對性。孫雷代表説,崇明土地面積1400多平方公里,是上海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胡錦濤總書記2004年7月到崇明視察時就叮囑我們要保護好生態環境,發展綠色農業。我們要按照十七大報告和總書記的要求,做好崇明現代化綜合性生態島建設這篇文章。

  孫雷代表説,要把保護環境優先放在重要位置,在上項目、搞建設前進行評估,看其是否影響環境、符合規劃;繼續採取措施,改善、優化生態,崇明環保投入佔GDP比例已經連續四年達到7%,投入20多億元,設立了生態保護專項基金。發展綠色農業、海洋裝備産業和生態旅遊服務業。

  孫雷代表説,要用“生態文明”的理念讓大家形成共識:保護生態、留下綠色並不會制約發展,關鍵是要大力發展符合生態島建設的産業導向,一是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提高農業生産力水準,完善服務體系,推進農業規劃化、産業化、品牌化經營,帶領農民致富;二是發展長興海洋裝備産業;三是發展生態旅遊、會展等第三産業,讓人民共用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

  為後代留下碧水綠野

  巢衛林代表談到,青浦區的水域面積佔了五分之一,上海較大的21個自然湖泊都在青浦,自然環境優美,如何保護好生態環境,為後代留下碧水綠野,深感責任重大。

  巢衛林代表説,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綠色青浦”。近年來,青浦積極實施三年環保行動計劃,重點開展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強以淀山湖為重點的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強環保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從城區到鄉鎮建設污水處理廠;加大劣勢産業的淘汰力度,著力發展高技術、有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産業,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有效改善了環境。

  巢衛林代表説,在環境改善的同時,區域經濟發展的速度並沒有因此放緩,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我們要按照十七大報告的要求,立足“綠色青浦”的功能定位,發展綠色工業、現代商貿業、休閒旅遊業和生態居住業,讓環保理念滲透在發展的各個環節,讓建設與生態發展互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觀念”比“技術”更重要

  全球工業系統中,10%的能源消耗在鋼鐵業,10%的污染産生也在鋼鐵業。在徐樂江代表看來,報告中此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無論對整個鋼鐵行業,還是他所在的寶鋼集團,都是一個實現科學發展的目標。

  在寶鋼,節能減排採取“雙管齊下”:技術和管理。通過設備、技術、生産流程的革新,實現能耗降低。徐樂江坦言,履行節能減排的社會職責,與企業發展獲利並不矛盾。寶鋼幾年前高成本引進了一台脫硫設備,而脫下的硫又成為白色水泥等建築材料的很好原料。迴圈生産鏈最後産生了新的經濟效益,兩年之內就賺回了購置設備的費用。

  “有時候,觀念的改變比技術更重要。”寶鋼採取的另一個方法就是管理節能,寶鋼連續6年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情況進行評估,如何善待環境,包括資源使用效率、能耗、水耗、資源回收利用情況等均列入評估指標。同時,節能減排的指標細化到企業的每道工序、每台機組、每個班組。徐樂江告訴記者:如果每個員工都能把企業的節能指標看成是家裏的“電錶”,這樣一滴水、一度電、一立方蒸汽就不會説浪費就浪費。他表示,在把這些指標納入公司日常管理和運作後,還希望能逐漸滲透到企業文化中,讓建設生態文明最終成為企業和個人的自覺行動。

  生態文明也應包括“文化生態”

  對於老建築改造而聞名的外灘三號,劉恩芳代表有著特殊的感情:改造前,她的辦公地點就在這裡視野最好的轉角處。如今,作為上海新興時尚地標之一,“三號”見證著上海的變化。

  劉恩芳代表表示,十七大報告把生態文明作為小康社會的五個奮鬥目標之一,具有前瞻性,也符合人民的需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強調生活的‘質’,上海這座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讓城市成為多層次人群都可享有的公共空間,就需要發掘城市潛力,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特別要注意發掘、保護和發展城市的文化生態。”

  她認為,生態發展不是哪個部門單獨能完成的事,而是一項“系統”工程,強調對區域的統籌兼顧,特別還要注重保護區域生態中的“文化生態”、“文脈”,讓身處這一區域中的人們既能享受發展帶來的變化,又能自覺地促進這一變化。

  “上海對於保護文化生態文脈已有了很多探索,人們的綠色觀念也在逐步形成。”劉恩芳代表表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生態觀念,並把生態文明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來享受。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