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10多年前赴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一次採訪,她從此將全部精力和感情投向了這片土地和人民。
10多年裏,她19次深入涼山山區尋訪資助孤兒,受社會各界委託興建了3所希望小學,建立了39個孤兒班,努力幫助1500多名學齡孤兒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她就是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天津日報記者張俊蘭。
1997年,張俊蘭參加“中國百名記者志願扶貧團”,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採訪,在目睹當地的貧困後,她把全部感情集中在采寫上,系列報道“涼山紀行”見報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讀者紛紛將錢款寄往報社,希望能夠幫助山區貧困兒童。
張俊蘭與報社商議,決定在涼山建一座希望小學。1998年8月,一座嶄新的校舍矗立在涼山的山地上,300多個窮苦的彝族孩子告別昔日破舊的教室,坐在了溫暖明亮的教室裏。
此後,張俊蘭一次又一次走進涼山。涼山高山險壑,一年四季自然災害不斷。張俊蘭在奔赴涼山工作途中時常遭遇洪水、泥石流、山體滑坡、路基塌方。有一次,冒雨進山途中汽車失控,險些跌下懸崖。即使在母親患癌症的兩年多時間裏,她也曾多次往返于涼山和母親的病榻間。(記者 隋笑飛 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