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在福州二環內還能聽到機器轟鳴的噪音,現在工業已逐漸淡出主城區;5年前,在福州購物逛街首選人擠人的東街口,現在則會直奔住宿、購物、娛樂一站式消費的萬達廣場;2年前,在福州出行概念只有公交車和計程車兩種選擇,現在地鐵1、2號線陸續開建,內河“水上公交”也即將登場……
福州變大了、變繁華了、變方便了——這是近年來福州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這個“山、河、湖、海”一應俱全的海峽西岸省會中心城市正由“有福之州”向富強之城、文明之城、美麗之城齊頭並進。
加快産業轉型升級 構建福州大都市區
走進福州的中心城區,一幢幢商務樓、金融大廈、寫字樓拔地而起,蔚為壯觀。除了代表城市建設的現代性,這些高樓大廈還是“樓宇經濟”的重要載體:在城中黃金地塊的鼓樓區,一幢普通的寫字樓一年産生的稅收竟能過億元。福州市近年來著力推進産業佈局優化、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日漸紅火的“樓宇經濟”即是其中亮點之一。
近年來,曾經記載福州産業特徵的城區老路段如“化工路”、“工業路”等已名不副實。根據規劃,福州中心城區工業佈局則按照“三環兩帶一走廊”進行調整,明確“二環以內”,工業基本撤離,建成以服務業為主的商業金融中心;“二環與三環之間”,主要發展都市型工業、高新技術産業和都市先進製造業;“三環以外”,主要發展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和特色産業集群。
福州工業産業結構也進一步優化,各大支柱産業呈現出各具特色的發展態勢,並逐步由電子行業“一業獨大”的局面,發展形成電子資訊、機械製造、紡織服裝化纖、輕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五大産業共同支撐,石油化工、新材料與能源、生物醫藥加快發展的産業格局。同時,現代物流、金融、資訊服務、商貿、旅遊、文化産業、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猛,2010年全市三次産業結構比例優化為9.0:44.9:46.1。
福州經濟總量年年有新跨越,發展品質年年上新臺階。2007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2000億元;2008年、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地區生産總值仍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長速度;2010年,地區生産總值達3123億元;2011年上半年,全市經濟延續快速增長勢頭,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1%。
隨著海西建設的深度推進,福州也面臨著發展腹地不足、産業轉移轉型加劇、帶動效應無法充分釋放等格局性問題。為此,在福建省的統籌協調下,福州與上下相鄰的寧德市、莆田市“優勢互補、抱團發展”的戰略被提出,三地“同城化”發展擺上議事日程。
福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楊益民表示,構建福州大都市區,推進“福莆寧”同城化發展,是一件三方共贏的好事,必將産生1+1+1>3的效果。同時對於加快推進海西區域經濟一體化,共同打造佈局合理、功能完善、聯繫緊密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堅持民生優先 促進社會和諧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民生水準是對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考量。
60歲以上的老人只要撥打一個電話,就能享受就醫、送餐等一系列服務。這是福州市推出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非常方便,讓我們切身感受到社區的溫暖。”年近70歲的老人鄭景俊説。
據福州市民政局介紹,2008年,福州市出臺政策,在城區成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街道成立居家養老服務站、社區成立居家養老服務點,現已建立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
每當夜幕降臨,福州各大公園裏總能聽到一陣陣歡快的歌聲,這就是當地久負盛名的“激情廣場”大家唱。在政府的支援和引導下,“激情廣場”大家唱已成為福州群眾性文藝活動的經典場景。
近年來,福州的財政支出結構日益優化,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這些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為福州市新增財力、公共資源、工作力量傾斜的重點。據福州市財政局介紹,今年上半年,福州市財政民生支出達92億元,佔一般預算支出的63%。
為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福州市在本身財力不是太雄厚的基礎上爭取開工地鐵項目。目前地鐵1號線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鐵2號線也在籌建之中。
“城裏的學校既整潔又美觀,還可以天天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在晉安區一所小學就讀的農民工子女小葉説。從2007年起,福州市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保障農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2010年底,在福州打工多年的許明新搬進了東山新苑三期的社會保障性住房。據福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介紹,福州市今年將繼續加強保障房安居工程的建設力度,建設計劃達全省總量的40%。
在醫療方面,福州市的城區社區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服務達到全覆蓋,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康復醫療。福州市的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超過9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近98%,財政補助標準也逐年提高。
“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按照這一目標,福州市在民生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加量工作,使得城市居民生活水準和滿意度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