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清看望“老同志”“老戰友”“老朋友”並向深圳建設者贈送新作側記
茶香書香香滿室,憶史憶事憶當年。
21日上午,在麒麟山莊一號樓會見廳,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把自己的新作《突圍——國門初開的歲月》,送給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劉玉浦,以及參加特區建設的市老領導李灝、厲有為、黃麗滿、方苞、秦文俊、鄒爾康、李海東、李廣鎮等,並與大家親切交談,一起座談30年前國門初開的難忘歲月,展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美好未來。
市委常委、秘書長戴北方參加贈書和座談活動。
把記載國門初開的書送給國門建設者
《突圍——國門初開的歲月》一週前剛出版發行,是李嵐清為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而作。全書33萬字,書中用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回顧了我國對外開放初期的有關重大事件,再現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當年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進行對外開放的偉大探索和實踐。
李嵐清一直非常關心支援深圳建設,曾多次前來指導改革開放工作,與在座的領導早已熟識。他熱情地與大家一一握手,親切地稱大家為“老同志”、“老戰友”、“老朋友”。“我2003年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年輕時就喜愛的文化藝術上。懷著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崇敬之情,我以自己所歷所知,寫了《突圍》這本書,記述國門初開的歲月。在座的同志、朋友都是對外開放工作的參與者,對這本書最有發言權。我很希望能聽聽大家的意見,不妥之處,還請直言指正,以便以後修改完善,更真實地還原歷史。”李嵐清十分謙遜地説。
李嵐清表示:“改革開放首先是由中央決策,特別是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的正確決策,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也是靠地方領導幹部,靠廣大人民群眾,上、中、下三者緊密結合才能構成完整的歷史鏈條。你們就是可敬的實踐者。中國有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改革開放偉大戰略方針的指引下,深圳這座昔日的邊陲小鎮今天變成了繁榮的現代化城市。這裡凝聚著你們的心血和汗水。”
一番貼心話語使大家倍感溫暖,並喚起了遙遠的思緒,仿佛又聽到了當年蛇口開山的隆隆炮聲,看到了中央和各部委領導親臨深圳指導改革開放的感人場景。撫今追昔,在座領導感慨萬千。
書名寓意深刻,意喻突破思想禁錮
翻閱散發著油墨清香的新書,大家無不對李嵐清同志的藝術才華表示欽佩,無不被他那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嚴謹的治學精神所感染。
“書名《突圍》起得好,很形象,很貼切,很有震撼力。當時打開國門搞建設就是一種突圍,我們在特區一線搞建設,實際也就是搞突圍。”原市委常委、副市長鄒爾康暢談“讀後感”。
李嵐清接過話茬説:“寫書之前並沒有定這個名,後來在寫作的過程中我感到,在對外開放初期,人們的思想還相當僵化,體制制度上的條條框框很多,搞改革開放的人會承受很大的壓力、阻力。正是鄧小平同志帶領大家突破‘左’的思想禁錮、突破計劃經濟體制、突破關門搞建設的做法,才‘殺出一條血路’,開闢了一個對外開放的新時代。這中間,對外開放每邁出一小步,都是經濟發展前進一大步。在此過程中,我的腦海逐漸浮現‘突圍’二字,並不斷加深,於是決定以此作為書名。用這個書名,就是力求反映當時的艱難情景,體現先行者的膽識和精神。”
“沒有突圍的膽識和精神,就沒有今天的深圳,就沒有今天的新時代。《突圍》值得深圳的社科理論專家學者研究,值得黨員幹部一讀。”原市委書記黃麗滿説。
鑒史知今。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劉玉浦表示:“這本書對我們今後的工作很有啟迪,深圳仍需擦亮特區的牌子,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勇當排頭兵。”
新作史料豐富翔實,文獻字字如金
《突圍》採用了大量的文獻、檔案、領導手跡和照片,許多史實史料鮮為人知,為首次公開披露,彌足珍貴。
“這本書資料翔實而珍貴,許多章節寫的就是我們當時在對外開放第一線所做的事情。而且一些曾經‘失傳’、我退休後想看都看不到的重要文件,在書中竟然文圖並載,十分珍貴。我作為老特區人,十分感謝嵐清同志為我們做的這件很有意義的事。”在閱讀《突圍》後,原市委書記李灝評價説。
史海茫茫,搜尋史料無異大海撈針。可是在《突圍》這本書中,1978年10月9日交通部黨組《關於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的請示》以及黨中央國務院9位領導人對此請示的批示件、1979年1月李先念規劃蛇口工業區時所用的地圖、1979年1月廣東省委和交通部聯合向國務院提出在廣東寶安建立工業區的報告等這些相當“原始”而珍貴的文件,都清晰地影印在書中,令人感嘆作者對歷史的嚴肅態度和史海鉤沉的艱苦努力。
“為增加本書的史料價值和真實性、可讀性,我搜尋了大量的資料和檔案,雖然繁瑣,也花費不少精力,但是值得的,必要的。”李嵐清表示。
當年受袁庚委派走出國門考察亞洲四小龍如何搞外貿出口的梁憲也來參加座談。他説:“《突圍》的材料非常真實,書中所記錄的事件、時間、地點、人物我都對得上。”
原市委副書記秦文俊説:“一些似是而非的歷史傳聞可在書中得到澄清和印證。比如關於‘中央沒有錢,你們殺出一條血路’的説法、關於經濟特區稱謂的由來等等,這本書有令人信服的敘述。”
“現在回顧改革開放歷史的書籍不少,但是有些書籍史料失實,以訛傳訛。作為30年對外開放的全程參與者、執行者和見證者,嵐清同志將親歷的歷史再現于讀者面前,具有權威性。《突圍》是一本權威的書,是學者研究我國對外開放史之必備,是對青少年開展改革開放歷史教育的重要教材。”原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方苞如此認為。
方方篆刻平添著作的藝術價值
李嵐清喜愛文化藝術,71歲時開始學習篆刻,並著有《原來篆刻這麼有趣》一書。在《突圍》這本書中,他把自己親手篆刻的一方方印章鑲嵌在相關頁面上,配有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從而使該書在豐富史料價值的基礎上,更增添了藝術價值。
“我細數了一下,這本書共有44方篆刻,這些印章構思精巧、寓意深刻,‘就叫特區’、‘三來一補功不可沒’、‘建立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換了人間’,這些印章對改革開放歷史是畫龍點睛式的刻畫。”原市委書記厲有為説。
從小喜歡牛、一直收藏牛藝術作品的厲有為對其中一方“刀下留牛”的篆刻大為讚賞。
“這方印章的後面有一個有關對外開放、利用外資的有趣故事。”李嵐清説,1980年,深圳光明華僑農場為擺脫生産經營上的困境,決定利用外資,先後從紐西蘭、丹麥引進良種奶牛。可是當奶牛運抵深圳港口時,被動植物檢驗檢疫部門告知牛流鼻涕,斷定有口蹄疫,必須立即就地滅殺。儘管出口國申明沒有問題,並以檢驗報告為證。但是檢驗檢疫部門堅持己見。經國家外資委協調,該部門同意暫時收回“斬殺令”,但要對這批牛實行“隔離審查”,以觀後效。沒幾天,這些牛不再流鼻涕,證實只是偶受風寒,於是獲“依法釋放”,逃過一劫。這批牛為了報答“不斬之恩”,生産了大量優質牛奶進入香港市場。這就是“刀下留牛”的故事。
大家聽罷會心大笑。李嵐清還笑問光明華僑農場的牛如今安否,牛奶中有沒有三聚氰胺。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廣鎮回答説:“那裏的牛代代繁衍,沒有三聚氰胺,牛奶品質也非常好。”
正如上述有趣事例,以事敘史是《突圍》的另一特點,這種行文方式很能吸引人,記住了一則故事,就記住了一段歷史。書中涉及的有關深圳的故事就有20多個,袁庚奔忙辦工業、港督慕名訪蛇口、小平定名叫特區、羅湖小區建特區等一個個就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引人入勝,讀來如親臨其境。
歡聲笑語中時間不知不覺過了正午,廳裏暖意融融,窗外陽光明媚。座談會結束時,大家激情滿懷,既對過去的開拓歲月無限欣慰,更對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方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