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業領跑全國
近日,央行與香港金管局就“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安排加強合作”簽署新協議,此舉對深圳金融業意義重大;今年以來福田金融中心區不斷上演“梧桐引鳳”的喜慶場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正式拉開建設序幕……深圳,作為重要金融中心城市的走向成為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深圳金融業憑藉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度市場化的機制,以改革創新領跑全國,多次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肯定。目前世界最為權威的各大金融中心競爭力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去年先後將深圳評定為全球第五和第九名,兩次在內地城市中排名第一。
一流營商環境墾出成長沃土
深圳金融業發展之快,含金量之高,優良的市場經濟環境和法制環境優勢無疑是一個關鍵支撐,歷屆市委市政府為營造起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的不懈努力,不僅培育出平安保險、招商銀行、南方基金等明星金融企業,而且持續保持著對國內外金融機構強大的凝聚力。
深圳是全國首個為金融業進行地方立法的城市,近年來頒布了十多項促進金融改革、創新和發展的政策法規,連續五年評選金融創新獎並給予政府級大獎。一流的營商環境使深圳的金融版圖不斷擴張,目前金融機構總數達到208家,機構實力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三位。
在佔地13萬平方米的福田金融中心區,高228米的太平金融大廈已經奠基;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懸挑結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營運中心6月26日封頂。就在其周圍,包括招商銀行總部大廈、招商證券大廈、南方博時基金大廈、國信證券大廈、華安財險總部大廈等在內的一批標誌性項目也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在市政府規劃的五大金融聚集區,更多的金融機構正在為未來紮實根基。
國內外專家學者分析指出,本土金融企業的不斷強壯、更多國內外機構的進入,使深圳成為國內重要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心、基金和財富管理中心、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中心,即使在市場環境非常艱難的2009年,深圳金融業總資産仍逆市增長逾三成。
創新的市場機制構成核心競爭力
談及深圳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始終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深圳金融業起步的家底極薄,正是靠著敢於創新的闖勁,深圳目前成為了中國金融機構密度最大、門類最齊全、市場化程度最高、盈利能力最強的重要金融中心城市。
深圳各金融機構作為創新的主體,活躍在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各大領域,招商銀行、平安保險,中、農、工、建行深圳分行等機構年年都有項目榮登金融創新獎榜單。從2005年第一屆的31家機構、70個項目申報,到2009年共有53家機構的161個項目參評,參與其中的金融機構數量和創新項目數量均呈明顯上升趨勢。
以創新求發展,以創新提升品質。經受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海嘯的兩次大考驗,深圳金融業表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了從規模發展向效益發展,從引進發展向對外輻射發展,從傳統金融業向現代金融業,從國有經濟為主向多种經濟成分並存,從外生發展向內生發展的戰略轉型,在深圳經濟中的支柱地位更顯突出。全市約12萬名金融從業人員僅佔人口總數的1%,去年卻創造了全市14%的GDP和18%的稅收。
區位優勢成就深圳金融業優勢 毗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特有區位優勢,不僅使深圳金融業從內地眾多大中城市脫穎而出,而且更是深圳未來鞏固市場地位最核心的要素。目前的深港金融合作,已從過去局部和微觀層面的機構設立、業務技術層面的交流,逐步上升並拓寬至運作機制的銜接、金融市場的對接、資金流動的融合、攜手共建世界級金融中心等深層次領域。僅以深圳承擔的人民幣現鈔跨境調運香港為例,至2009年末,人民幣日最大跨境調運量已提升至11.18億元,為香港人民幣現鈔的供應提供了強有力保障,人民幣海外現鈔回流機制同時也在逐步完善中。
央行和香港金管局最新簽署的“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安排加強合作”協議,被香港方面稱為“建設國際性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里程碑,而這一力舉對深圳同樣意義重大。東方匯理銀行亞洲高級策略師張淑嫻認為,此舉會使香港市場出現更多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産品,人民幣外匯現貨、掉期及香港銀行人民幣同業拆息市場也會隨之興起。(記者 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