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007年1月29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加強“三農”工作,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
2006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部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在自然災害較重的情況下,糧食繼續增産,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公共事業明顯加強,農村社會更加穩定。但當前農村發展仍存在許多突出矛盾和問題,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農民穩定增收依然困難,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依然滯後,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縮小城鄉差距仍需付出艱苦努力。要增強危機感,堅持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絲毫不能動搖,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任務絲毫不能放鬆,支農惠農的政策力度絲毫不能減弱,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絲毫不能鬆懈。
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符合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産業基礎。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産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資訊化水準,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産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産力的過程,就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必須把建設現代農業作為貫穿新農村建設和現代化全過程的一項長期艱巨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2007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鞏固、完善、加強支農惠農政策,切實加大農業投入,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化農村公共服務,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促進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更加和諧,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的進展,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的好形勢。
一、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建立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
增加農業投入,是建設現代農業、強化農業基礎的迫切需要。必須不斷開闢新的農業投入渠道,逐步形成農民積極籌資投勞、政府持續加大投入、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特別要抓住當前經濟發展較快和財政增收較多的時機,繼續鞏固、完善、加強支農惠農政策,切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實實在在為農民辦一些實事。
(一)大幅度增加對“三農”的投入。各級政府要切實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國家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固定資産投資增量主要用於農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的比重。要建立“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固定資産投資結構和信貸投放結構,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財政每年對農業總投入的增長幅度應當高於其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儘快形成新農村建設穩定的資金來源。2007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繼續高於上年,國家固定資産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要繼續高於上年,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要繼續高於上年。建設用地稅費提高後新增收入主要用於“三農”。加快制定農村金融整體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業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額貸款組織互為補充、功能齊備的農村金融體系,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擔保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三農”的信貸投放。加大支農資金整合力度,抓緊建立支農投資規劃、計劃銜接和部門資訊溝通工作機制,完善投入管理辦法,集中用於重點地區、重點項目,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要注重發揮政府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農民和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農村建設。加快農業投入立法進程,加強執法檢查。
(二)健全農業支援補貼制度。近幾年實行的各項補貼政策,深受基層和農民歡迎,要不斷鞏固、完善和加強,逐步形成目標清晰、受益直接、類型多樣、操作簡便的農業補貼制度。各地用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資金要達到糧食風險基金的50%以上。加大良種補貼力度,擴大補貼範圍和品種。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補貼機型和範圍。加大農業生産資料綜合補貼力度。中央財政要加大對産糧大縣的獎勵力度,增加對財政困難縣鄉增收節支的補助。同時,繼續對重點地區、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並逐步完善辦法、健全制度。
(三)建立農業風險防範機制。要加強自然災害和重大動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預警應急體系建設,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支援、市場運作、農民自願的原則,建立完善農業保險體系。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範圍,各級財政對農戶參加農業保險給予保費補貼,完善農業巨災風險轉移分攤機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財政支援的農業再保險體系。鼓勵龍頭企業、仲介組織幫助農戶參加農業保險。
(四)鼓勵農民和社會力量投資現代農業。充分發揮農民在建設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中的主體作用,引導農民發揚自力更生精神,增加生産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學種田和集約經營水準。完善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支援各地對“一事一議”建設公益設施實行獎勵補助制度。對農戶投資投勞興建直接受益的生産生活設施,可給予適當補助。綜合運用稅收、補助、參股、貼息、擔保等手段,為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現代農業創造良好環境。企業捐款和投資建設農村公益設施,可以按規定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