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鳳凰點評:宋楚瑜強調回臺灣後的行動很重要

  時間:2005-05-11 14:24    來源:     
 
 

  演講後曹景行現場點評

  吳小莉:現在他們在交換完禮物之後,宋楚瑜一行就會離開主樓,進行乘車參觀的活動,他們乘車參觀會從主樓離開之後,一路沿著西配樓、綜合體育館,再到非常著名的二校門,他們就會下來,開始會進行整個步行的過程,車隊即將要出來,在剛剛的演講中我們也發覺了,在將近40分鐘的演講中,宋楚瑜用了普通話、閩南話和客家話和英文來演說,他既說給大陸的聽眾和臺灣的聽眾及全世界的聽眾在溝通,我們發覺在剛開始的漸入佳境,最後有掌聲不斷的情況發生,宋楚瑜特別強調的是包括臺灣的經驗互相交往,和他未來將要做的事情,他特別提到日晷中的行勝于言,這一點是比較重要的,在這句話講出來現場的掌聲是如雷的,也和清華學子對他這次訪問行程的期待是相符合的。

  在稍後他的參觀過程中,他在二校門開始行路之後一路走到日晷,是清華學校的景觀之一,之後他會到清華園,穿廳堂到水木清華的地方,並且會在那里遙望朱自清的雕塑的地方,會請宋楚瑜在那里題字,他會在差不多11點20分左右完成他整個清華大學的演講以及參訪的行為和行動,會離開清華大學,我們在現場除了我在現場聽之外,曹景行先生也在我們現場聽講。

  曹景行:宋楚瑜當中用中文講,後來用英文講,他套用了美國已故總統肯尼迪的一句名言,肯尼迪的說法是你不要為國家為你做什麼,而是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當時是在他就職演說中說的,今天宋楚瑜在清華大學把這句話改成:不要問你在大陸的時候說了什麼,而是要問你回臺灣以後做了什麼。這句話雖然看起來是一個比較抽象的一個說法,但是在現場的掌聲可以說今天演講中不是最長,也是第二長的時間。

  我也注意到在臺上的中共中央臺辦的主任陳雲林,可以說他是很熱情的在為這句話鼓掌,這句話的含義,他今天在清華大學,包括這之前在各地的參訪中宋楚瑜講了不少,特別是講了炎黃子孫,一家的共同打拼的遠景,今天又在清華講到了中國的世紀,特別是用了美國NEWS  WEEK中國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他提到中國有多大,我們的機會有多大,所有這些都是他在大陸所講的,但是他今天實際上已經表示了承諾,是要他回臺灣之後去做什麼,就是回到臺灣以後,怎麼樣把今天所展示的21世紀兩岸中國人的遠景變成現實,要變成現實,當前要克服怎麼樣的障礙,這是他今天講話中特別注意的地方。

  當然,他今天還有一點,在這個場合我第一次我隨團採訪聽到他除了講炎黃子孫這樣的兩岸中國人的概念以外,他今天比較多的琢磨于在臺灣的中國人這些年來是怎麼打拼的,所謂的臺灣意識是怎麼形成的,他講這個當中無非是希望在場的,以及不在場通過媒體聽他演講的人,也了解一下在臺灣的中國人他們的感受和心聲,這個歷史根源是怎麼樣形成的,但是他也特別強調,就是臺灣意識,也不是“臺獨”,“臺獨”是死胡同,所以他今天把兩岸的中國人,特別是把臺灣經過這麼多年的分割,政治障礙而不能夠和大陸有順利的交往的,可以讓臺灣的中國人未來也放在中國人的實際當中,這是他在參訪當中最完整的表述。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