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宋大陸行已經引起島內復雜的政治生態發生微妙變化。他們發表的言論和主張也引起島內各種政治勢力和派別的不同解讀。
國民黨主席連戰對大陸的訪問圓滿結束,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隨即踏上了這片土地。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和上海臺研所兩岸關係室主任張茜紅,對臺灣兩大在野黨黨主席的大陸行進行了比較分析,也從陳水扁政府對此態度的變化方面,解讀了島內政治生態和今後兩岸關係的走向。
記者:連戰和宋楚瑜對大陸的訪問,有什麼異同點?
王建民:連宋訪大陸可以走出臺灣島內一種懸在統獨之間的政治潰局,核心目的是要推動兩岸的和平與和解,希望開創兩岸新的局面。所以兩人都把和平之旅作為訪問大陸最重要的旗幟和口號。宋楚瑜提出4個口號:和平之旅、和解之旅、工作之旅、溝通之旅。前兩點和連戰相同,後兩點則需要重點解讀。因為連戰訪問大陸主要確定兩岸關係的一些大原則,而宋楚瑜則希望做一些具體、實質性工作。
宋楚瑜第一站是陜西黃帝陵,體現血緣的紐帶。強調兩岸都是炎黃子孫。第二站南京,體現歷史紐帶。親民黨和國民黨都是孫中山的信徒,認同三民主義。第三站上海,體現經濟紐帶。上海標志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成果,同時也是臺商在大陸的集中地之一。所以,宋楚瑜在上海更多強調兩岸的經貿交流和兩岸三通的重要性。此外,他在上海會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承認九二共識也十分重要。
第四站湖南是他故鄉,體現家族和情感的紐帶。沒有更多的政治成分。最後一站北京,會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是此行的重頭戲,建立政治紐帶。會見應該會在兩岸經貿往來、人員交往以及連戰沒有涉及的金融服務業等更為具體的方面交換意見,十分值得期待。
相比之下,連戰大陸之行隱含著振興國民黨的要素:
首先,連戰第一站選擇南京是他最大的戰略考慮。國民黨近年來的政治路線有些迷亂,造成國民黨人心渙散,不能團結。目前的國民黨處在一個非常嚴峻的時刻。連戰主席希望通過對南京的訪問,確立中國國民黨未來的政治路線。其次,連戰非常重視上海之行。經貿是國民黨最重要的一張王牌,創造的最大成績是臺灣經濟奇跡。民進黨內閣由于缺乏財經人才,造成臺灣經濟不景氣。國民黨有實力在兩岸經貿方面做工作。所以打著經貿的旗號來到上海。
張茜紅:連宋大陸行總體上沒有差別,都是黨對黨的訪問,都是為了促進兩岸和平和互相了解。值得注意的是,連宋兩人把島內的政黨競爭帶到大陸,以兩岸關係作為一個新的題材。這一次兩岸關係作為正面因素給本黨在臺灣的競爭中加分。一方面是國親兩黨和民進黨的競爭,即藍綠競爭。另一方面,國親兩黨之間的競爭。連戰來大陸,宋楚瑜就跟著來,存在較勁的成分。
記者:盡管都是在野黨,但連戰和宋楚瑜在臺灣政壇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他們這次的歷史性訪問,對于兩岸關係分別會產生何種影響?
王建民:連宋訪問大陸之舉,使兩岸關係大局出現新的變化,從對立、緊張走向目前的緩和狀態。
從影響力來說,中國國民黨畢竟有近百年的歷史,和大陸有著特別的歷史淵源。連戰的大陸行創造了歷史,建立了兩黨之間新的交流平臺。宋楚瑜沿著連戰開創的新形勢,繼續強化了這種交流模式。由此表明,不僅是國民黨連戰來,臺灣其他在野黨也可能沿著這種模式走下去,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同時,在島內多黨並存的情況下,如果只是國民黨連戰訪問大陸,影響力只是可能代表一個黨的立場和原則。而第三大黨親民黨也來大陸訪問,則表明這是島內的趨勢,眾多政黨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逐漸成為一種共識。兩岸關係處在一個新的轉折點上。
張茜紅:從島內政治來說,要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國親兩黨必須合作,這樣在立法院才能佔多數。從政治實力而言,國民黨影響更大一些,作為臺灣第二大黨,“立法院”第二位,82席位,親民黨33席位。親民黨起關鍵少數的作用。倒向哪邊就哪邊過半。
記者:陳水扁對于連宋大陸行的態度變化多次,兩位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王建民:連宋大陸行已經引起島內復雜的政治生態發生微妙變化。他們發表的言論和主張也引起島內各種政治勢力和派別的不同解讀。
極獨勢力,也就是島內的極右勢力,包括李登輝、臺聯黨,自始至終都對連宋大陸行表示強烈抗議。而這種反對和民進黨的關係就發生新的變化。連宋訪問大陸,至少是臺灣當局默許,沒有阻擋。陳水扁開始對連戰有些批評,但沒有阻擋,態度後來也有些軟化。眾所周知,李登輝、臺聯黨和民進黨都屬于主張臺獨的綠色陣營。屬于同盟的他們並沒有突出矛盾。但對于連宋大陸行的態度卻造成綠色陣營內部矛盾激化。
在對待連宋訪大陸問題上,民進黨內部也持有不同觀點。民進黨一開始反對連戰訪大陸,對宋楚瑜大陸行比較認可。來到大陸後的宋楚瑜,明確表示反對臺獨,反對“一邊一國”。陳水扁從對宋楚瑜期待和認同,轉為後來的批判。對連戰從批判到讚同再批判。民進黨的反反復復說明內部思想混亂,民進黨內部極端人士提出要罷免陳水扁,中間民進黨員則在究竟走什麼路線上比較迷茫。
張茜紅:陳水扁對連宋大陸行的看法變化主要體現在語言上。其實,自民進黨立法委選舉失敗,扁宋會之後,陳水扁就想往中間路線走,但來自泛綠陣營內部的壓力很大,臺聯已開始指責他。扁宋會也許是陳水扁想往中間走的一個標志。撰稿/金 姬(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