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一星期 消毒防疫是關鍵

時間:2008-05-19 11:14   來源:文匯報

  今天(18日)下午4點,記者隨同疾控人員前往重災區北川,路很難走,用了2個小時,記者才走進北川縣城,這里除了救援官兵,很少有當地人。空氣很難聞,突然,前方出現了一名老太,她是今早5點從山村走出來的,醫生們立即對這名71歲的老太進行身體檢查和消毒,並幫助她迅速轉移。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更多的衛生防疫人員進入北川,開始展開環境清理。一些全身著隔離服的人員也開始井井有條地處理屍體,每具屍體都由統一的運屍袋包裹著,等待集中處理。現場的工作人員用石頭記錄著屍體的數量,每一顆石頭都代表著一個亡靈。突然,有人傳出信息,北川某處又找到生命的跡象,救援人員蜂擁而去……

  當記者準備去採訪救援行動時,一名救援部隊戰士找到我們,著急地說:“水庫有問題,趕快撤!”盡管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可正在搶救的官兵們卻依然堅守,他們表示,哪怕是只有一絲生存的希望,都要繼續搶救下去。

  出北川前,當地防疫人員對我們和車輛用土制的消毒劑進行了消毒。回來的路上,大家心情格外沉重,對疾控人員而言,他們希望每一個在災區的人都能掌握衛生防疫的基本知識,防疫工作的擔子已經越來越重了。

  其實記者今天(18日)也發現,災區的醫療工作重心已經全面轉為消毒防疫。隨著各個醫療隊收治傷員數量開始減少,編入華山紅十字醫療隊的上海市疾控中心醫生吳敏的作用越來越多地體現出來。今天一大早,他就為當地108名衛生防疫人員進行了防疫知識培訓,這些防疫人員將分為18個組,前往安縣周邊21個鄉鎮進行消毒防疫。

  “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消毒和採水樣。”吳敏說。每組防疫人員都配備了噴霧器、滅蚊蠅器,他們主要將對災區的環境、災民的排泄物、生活垃圾等物品進行消毒;對所有水源進行採樣。

  培訓完畢,記者跟隨吳敏來到曉壩鎮,這里剛剛建立起一個可容納5000人的災民集散點,100個帳篷密密地挨著。吳敏當即找到鎮長:“這些帳篷搭得太密了,一定要有間隙,保持疾病防控的基本距離。”聽聞此話,鎮長趕忙去布置,重新調整帳篷的間距。

  當地的防疫人員拿著噴霧器在各個主要場所噴灑消毒藥水,吳敏和另一些防疫人員則對所有的水源進行採樣,包括井水、河水和田塘等。

  與此同時,華山醫療隊的醫生們也再度趕往茶坪鄉。盡管只有一臺挖掘機,通路進展緩慢,可官兵們連夜奮戰,用定點爆破等方式,終于打通了第一個長達300米的山體滑坡區域。遺憾的是,前方類似滑坡點還有三四個,官兵們毫不懈怠繼續奮進。

  茶坪鄉的山民今天選擇了另一條較遠但相對安全的山路走出來,志願者和民兵分段接應。其中有一個山民抱著孩子走了兩天兩夜才出來,他木訥地告訴記者:“整個村子都被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子附近的空氣越來越糟糕。在山路的交界處,華山醫療隊醫生們給每一個走出來的災民分發消毒藥品,讓他們對手、對身上的衣服進行簡單消毒。醫生說:“震後一個星期,消毒防疫工作格外關鍵,這是控制疫情的核心環節。”(記者 郭一江)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