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勇:在災難中經受洗禮

時間:2008-05-31 22:41   來源:新華網

 

  兄弟與思考

  汶川地震報道,新華社前線記者兵分16路進入災區。為了提高安全性,領導一般都是安排三四個人一組,互相支援,互相關照,儘量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

  在映秀整整四天,我們的手機毫無信號。除非我們用海事衛星發稿時主動與編輯部聯繫,否則沒有人能找得到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同事之間的關愛就顯得尤為重要。

  幾天並肩作戰,我們體會到了和平年代很少能夠體驗的“戰鬥情誼”。平日,我們每個人都用厚厚的殼把自己保護起來,怕受傷害。可是在那種極端環境中,一切隔膜都被打破了,原本陌生的人成了兄弟,那種深入靈魂的默契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動不已。

  而另一方面,我們也隨時關注著其他同事、同行的行動,從他們的報道中汲取營養,獲益良多。反思我自己的報道,這一次仍是遺憾大於欣慰,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很多。

  這是一個新聞素質的考場。我們最需要磨煉的是,如何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及時捕捉到真正有新聞價值的東西。

  震區處處是新聞,凡是我們所見所聞,都可以報道。然而,寫出真正給人留下長久印象、感人至深的報道,卻不是輕易能夠做得到的。從我幾位同事的成功經驗看,必須學會用人文關懷的視角去觀察具體事實,這樣才能夠發現和體會新聞背後的內涵。

  一個記者的職責,是及時傳播他眼前的新聞資訊。但是一個真正有素質的記者,要時刻意識到,他今天的報道就是明天的歷史,應當以一個歷史見證者的身份去進行工作,應當經常自問:我現在寫下的東西,在十年、幾十年後的人們讀來,會是怎樣一種情形?

  這種意識,在巨大災難發生時尤為重要,因為這是一段整個民族都必須牢記的歷史。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