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1月9日電(記者許曉青、李雲路)儘管上海世博會已經閉幕,但對兩岸及港澳同胞而言,分享“後世博”機遇剛剛起步。9日,上海世博會的經典展項中國館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在香港正式開放民眾參觀,三周內預計將吸引近百萬人次參觀者。就在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開啟香港之旅前夕,承接上海世博的熱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于6日開幕,為大陸居民赴臺遊增加了一項全新的遊程。
“人與人增進溝通交流是最大的成功”
10月31日晚,上海世博會臺灣館前廣場出現了難捨難分的一幕。當臺灣館的巨型LED球正式宣告熄燈,人們相擁而泣,久久不願離去。11月的第一週,臺灣館員工陸續返臺,其中部分員工將帶著上海的世博經驗,投入到臺北花博會的工作中。
臺灣館總館長葉明水在世博會謝幕之際表示:“人與人增進溝通交流,是184天來臺灣館最大的成功。”184天中,臺灣館為超過70萬人次遊客提供了精緻週到的服務。幾乎所有到過臺灣館的遊客,都對球幕電影、天燈祈福以及“大榕樹下”的一杯香茶記憶猶新。而香港館的3D電影、澳門館的玉兔故事以及港澳在城市最佳實踐區設立的兩個案例,都令觀眾津津樂道。
世博會不僅促進了兩岸民眾間的相互了解,也創造了港澳臺三地青年與上海青年交流的規模之最。盛夏7月,由香港特區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共計4000余名港澳學生分兩批參訪世博會。舞龍、吟詩、作畫……滬港澳三地學生還舉行了盛大的聯歡活動。同樣是在7月,參加滬臺青少年“走進世博千人夏令營”的1000余名兩岸高中生,不僅攜手暢遊世博園,還共同參與了以社團文化為主題的學生論壇。
“上海的舞臺、世博會的舞臺,就是兩岸青少年交流的大舞臺。兩岸青少年在這個舞臺上,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共創未來。”上海市市長韓正説。
世博會後,兩岸及港澳青年之間的熱絡交流還在繼續。臺灣師範大學附中校長楊壬孝説:“世博會後,非常歡迎大陸的學生社團,也來臺灣校園看一看,為彼此之間增加更多的交流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