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不倒、曬不怕、蒸不熟、炒不爛的"大白菜"
8月末的早晨七點半,上海世博園的陽光已經灼熱逼人。上海市自來水市南有限公司管線管理所的青年黨員吳苛嘉,正和其他的志願者們一起清點工作設備,準備迎接又一個遊客如織的日子。
跟親切可愛的"小白菜"們有所不同的是,吳苛嘉是在上海城投總公司2009年底啟動的環境志願者招募中報名,通過面試、審查、培訓最終上崗,從一個"觀博人"轉變成 "辦博人"。
"剛剛進園區工作的幾天還真有點不習慣。"曾經當選世博環境志願者六月服務明星的吳苛嘉坦言。走在園區里的她穿著長袖工作服,帶著鴨舌帽,隨身小包里放著筆、地圖、塑料袋、抹布等物品。當然,伴隨她的還有一部電瓶垃圾車。這和原本坐在辦公室,上著清新妝容,整理著報表文件的吳苛嘉完全不同。
作為負責世博DE片區高架步道和中國船舶館的環境志願者,吳苛嘉一直都很忙,光高架步道就有一公里長,船舶館周邊的面積也不小,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什麼都要管"。每天必須步行巡視四個來回,每次來回就要一個小時;垃圾桶滿了要及時和環境運營部取得聯係,監督清掃過程時,有的時候甚至自己都要俯下身子撿起遊客隨意丟下的飲料包裝。為了統計園區廁所的使用流量,她還必須上下午各一次將轄區內的廁所使用數據上報世博運營中心,提供準確的服務數據。
如果說高溫和辛勞還只是對身體的考驗,環境志願者更要面對心理的考驗。有一次,吳苛嘉正將電瓶垃圾車停好,準備開始進行環境巡檢,這時周邊幾位遊客的竊竊私語刺痛了小吳的心:"是垃圾車,伊是掃垃圾的呀"。小吳的臉瞬間紅了,但對世博的熱情仍然戰勝了一閃而過的逃避的念頭。
"我們是問不倒、曬不怕、蒸不熟、炒不爛、響當當的‘大白菜'!"吳苛嘉笑侃著形容自己的這份工作。因為都身著綠色工作服,在世博園區的遊客很少會區分"園區志願者"和"城投環境志願者"之間的區別,問路的、求助的、求場館預約券的,各種要求層出不窮。"我們既是保潔員,又是導遊員、宣傳員、信息員、保育員……"
"尷尬之地"變"輕松之所"
如廁,在很多地方可能都是個小事情,但在世博園,高峰時期每天40萬以上的客流,讓這件"小事"也變成"大事"。
"在世博園5.28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我們總共設置了1.1萬個廁位,其中在3.28平方公里的圍欄區域內廁位就有9000多個。遊客在園區任何一點,到最近的廁所都在15分鐘以內,排隊時間在10分鐘以內,"上海世博局設施和環境管理部副部長李燁說道,"以往讓人皺眉的'尷尬之地'在上海世博園正變成‘輕松之所'。"
很多遊客對世博園內廁所的幹凈程度感到驚訝。來自江蘇無錫的吳蕓說:"以前凡是參加大型展會或者活動,廁所總是又臟又臭,女廁所尤其要排很長的隊。沒想到世博園里的廁所這麼幹凈整潔,而且永遠有充足的紙巾和清香的洗手液!"
她所不知道的整潔背後,是保潔人員的辛勤工作。一個小小的廁所保潔,就運用或投放了包括洗手液、免過水消毒凝膠、空氣消毒劑、除菌清潔劑、玻璃清潔劑、潔廁劑、坐便器蓋清潔劑、便後清潔護理乳液、自動空氣清香劑等9種專業清潔產品。
晚上9點鐘,在世博軸負責公廁衛生保潔的耿獻軍仍在認真地用沾了清潔液的抹布擦拭廁所玻璃上的污點和洗手臺上的水滴。一天下來,光擦臺面每天就得好幾百次。
耿獻軍負責保潔的廁所區域靠近世博園6號門出入口。每天在上午開園和晚上出園的高峰期,就有大量的客流從這里出入。雖然任務繁重,但他沒有一絲怨言,"這是本職工作,雖然辛苦點兒,能為上海世博出一份力,我們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