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梅館內,一名小觀眾在看通過“拼車”實現“160輛汽車可取代1000輛汽車”功效的展板。新華社圖片
編者按:10月16日本報刊登了 《大眾租賃擬試水 “不來梅式拼車”》,未來申城“拼車”可能更加便捷、安全。為了讓讀者能更好地了解德國不來梅成功運作近20年的汽車共用模式,本報特意邀請孫聯生部長詳細解讀其中奧秘。
從公共交通到自行車再到步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於返璞歸真的綠色交通。但是不可否認,汽車依然是難以割捨的便捷交通工具。如何既能提高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又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德國不來梅案例給了我們一個兩全其美的新思路——汽車共用。
在不來梅案例館的共用俱樂部展區,我們可以看到:4個高矮不一的木柱,上面刻著一連串奇特的數據——1:23、1:6、160:1000、6400:40000……這些數據不動聲色地為“有車一族”算了一筆賬:德國家庭每輛私家車每天用不到1個小時,剩餘的23個小時都處於“睡覺狀態”。而在汽車共用俱樂部,一輛汽車可取代6輛私家車,那麼在不來梅的160輛汽車可以代替近1000輛私家車。按照如此推算,在上海,6400輛共用俱樂部的汽車則可以取代4萬多輛私家車。
試想一下,如果道路上行駛的私家車只剩下六分之一,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馬路更通暢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了,越來越多的停車空間變成了公共空間……而對個人而言,依舊可以依賴快捷的汽車。我們改善環境的同時,亦沒降低生活品質,這種“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兩全理念,確實是解決城市交通難題的良方。
在德國的不來梅市,“無車一族”只需交30歐元的註冊費以及每月10歐元的服務費,就能從遍佈城市的大小停車點開走不同車型的汽車,而這一切僅僅依靠一張實名認證的智慧卡就能自助完成。這個被稱作“汽車共用”的概念,至今已經運作了近20年。有意思的是,這個共用理念最初只是幾個市民自發組成的俱樂部提出的,大家合買一輛車,共同使用,也共同承擔費用。直到1995年,在政府的幫助下,不來梅的一家汽車租賃公司推出了“汽車共用俱樂部”,正式嘗試商業化運作。如今他們在不來梅已經擁有5800名汽車共用會員,42個24小時汽車停靠站,160輛共用汽車,至少減少了近1000輛私家車的增長。
人們從此不再需要購買自己的私家車,只需通過一張智慧卡就能享受這套完整的服務體系。用車時先打電話或上網預訂,一旦預訂成功,俱樂部會有專人把清潔好的汽車開到你所指定的站點,屆時你只需憑智慧卡取車便可。至於費用清算,俱樂部會根據你開過的里程數和租車時間,每個月從會員賬戶中扣除相應的費用。油費算入租金中,保險費用也由俱樂部向保險公司繳納。如果在晚上11時至早晨7時這段時間使用共用汽車還能享受租金優惠。
政府為了推行這種交通出行方式,還特地為共用汽車設立專門停車位,讓需求者不用擔心找不到停車位。另外,為了鼓勵人們多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許多共用汽車停靠站直接設在軌道交通站或公交車站旁。通過汽車共用,即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獨開車出行,汽車數量也不會因此而顯著增加,城市交通、環境、空間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減壓。
其實上海也有人開展汽車租賃業務,可惜市場未能做大。緣何?在我看來,很多人仍舊將擁有 “私家車”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他們抱著的是一種“不求所用,但求擁有”的觀念。再者,我們所在的城市,有關汽車租賃的公共配套設施還很欠缺。此外,國內汽車租賃不但手續繁瑣,還存在一些公司收取客戶租車手續費、租車保險費等,且油費另計,租車成本過高。不知未來大眾汽車租賃公司攜手德國不來梅會推出怎樣的拼車模式,讓我們拭目以待。
(世博記者 楊天弘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