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採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瞭望》:勿讓世博之行異化為敲章之行

時間:2010-09-15 09:01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說起上海世博會,許多人愁眉緊鎖:那麼多的人,那麼長的隊,別去湊這個熱鬧吧。這些,多是媒體留給人們的印象。特別是那些所謂的熱門館,動輒排隊三四個小時。此等事件,一旦媒體也來湊熱鬧,隊就只能越排越長了。

  近日,筆者懷著忐忑之心到世博園內走了一番,驚奇地發現,匯聚這屆世博會精華內容的館區——五大主題館(網上主題館)、城市最佳實踐區,不用排太長的隊,有的甚至根本不用排隊。與那些熱門館形成反差的是,這些館區中的許多堪稱冷清,特別是集中了人類最新發展理念與科技成果的城市最佳實踐區,似乎只能吸引“敲章族”的腳步。

  以上觀察,可能有失全面,卻是筆者的真實感受。世博會的“敲章族”堪稱一景,每進一處場館,都會聽到工作人員大聲通知何處可以敲章,接著一群人呼嘯而去,再一次排起隊來。對他們來說,場館展示的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世博護照”上能被蓋上多少個章。

  可以肯定的是,以這樣的方式蓋上最多的章,只能代表最為低質的世博之行。世博會推出“世博護照”本是為讓參觀者留下珍貴的紀念,竟讓許多人將世博之行異化為敲章之行。所以,筆者對一些場館不設敲章處深表敬意,這至少避免了“誤導”,還表明了一種態度:請懷著一顆真誠之心而來吧。

  世博會是文明交流的盛會,上海世博會是第一屆以城市為主題的世博會。2007年,人類的一半人口進入了城市,這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上海世博會的參觀者,如果到不用排太長隊的“城市足跡館”看看,就會真切感受到六七千年前,人類第一批城市矗立在兩河流域時的情景。彼時,人類的生產力獲得飛越,人類中的一群已能不再依靠種植食物謀生。那麼,今天呢?

  在上海世博會舉辦的2010年,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極端天氣輪番上演,呈常態化之勢。人類發展的欲望,空前改變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層狀況。“如果你能改變你的城市,你最希望能改變什麼?”8歲的艾米麗回答:“我希望我的城市里,大家都騎自行車。”這位紐約女孩對未來城市的憂思,被展示在上海世博會“城市地球館”里。她的心聲,多少人知?

  筆者曾應邀參與上海世博會的部分策劃活動,考察了許多熱門場館。平心而論,本屆世博會的偉大之處,並不在那些靠光影技術吸引眼球、被炒得熱火朝天的場館身上。相信後人能夠見證,黃浦江畔,真正能被載入史冊的世博場館,卻是那些不是那麼熱鬧甚至是有些冷清的去處,正是它們代表了人類在這一歷史性時刻,面對城市與未來的集體智慧與情感。(王軍)

編輯:楊永青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