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8月27日電(記者王帆、吳宇)從上海世博園美洲區一片色彩斑斕的風箏林中走入墨西哥館(網上墨西哥館),多件國寶級文物珍品依次呈現,遊客置身其中,倣佛可以觸摸到這個拉美文明古國的一個個歷史片斷。
墨西哥館館長安娜加西亞2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墨西哥參展上海世博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向公眾闡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不可分割,是城市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城市的記憶,我們要設想城市的未來,首先應尊重歷史,如果城市中的歷史遺產漸漸消失,就好像失去記憶的人。”她說道。
墨西哥由土著印地安和歐洲兩種文化撞擊和融合產生,曾孕育了輝煌燦爛的瑪雅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眾多不同時期、風格多樣的文物古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
有著中國血統的加西亞表示,中國和墨西哥都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兩國文化中有著相通之處,不過因為相距遙遠,文化背景不同,墨西哥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還是很陌生。
“所以,墨西哥館的展示內容之一就是介紹她的歷史和文化,我們也帶來了很多第一次在國外展出的寶貴文物,根據我們的遊客滿意度抽樣調查,這些文物和藝術品是最受遊客歡迎的。”加西亞說。
記者在位于地下的“城市與遺產”展廳看到,代表阿茲特克文明的羽蛇神版畫和仙人掌石碑、有千年歷史的瑪雅神廟外牆、由石灰岩雕刻而成的來自奇琴伊察古城的瑪雅石碑,以及17世紀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祭壇等是遊客不願錯過的“景點”。
作為擁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最多的拉美國家,墨西哥非常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教育,讓民眾從小就形成尊重、保護世界遺產的意識。
加西亞介紹說,墨西哥很多學校開設了世界遺產保護課程,周末時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或歷史遺跡,在墨西哥的許多博物館里,經常可以看到中小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前來參觀、上課的情景。
為了契合“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墨西哥在“公共空間與居民”展區里安放了40張懸空面具,遊客紛紛駐足觀賞代表著不同種族、神態各異、極具墨西哥風情的面具,而透過它們觀看視頻影像,又可以了解、欣賞40座城市的居民生活場景。
“為世博會工作的日日夜夜對我來說都是最珍貴的回憶,墨西哥館的良好運轉證明我們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世博會剛剛過半時我們就迎來了第兩百萬名遊客,提前超過了最初參觀總人數為164萬的預期。”加西亞驕傲地說。
墨西哥展館及其館前廣場總共佔地4000平方米,是唯一一個主體結構位于地下的場館,設有代表歷史、文化和夢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大展區,分別對應地下、一層和室外綠地。墨西哥國家館日是9月16日,這也是墨西哥的國慶日,今年恰逢墨西哥獨立200周年和民主革命100周年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