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家的孩子念小學五年級了,昨天他趁著暑假去世博園玩了趟,回來認真地告訴我,他要發明“比電影裏還好看的汽車”。問他為什麼,他説跟著爸爸媽媽看了好多館,最喜歡的是上汽—通用汽車館(網上汽車館),他已經下定決心以後要當名汽車工程師。
我突然意識到,在孩子眼中,世博會是多麼不同。2個月前我就看過上汽—通用汽車館,覺得不錯並四處向別人推薦。當我坐在電動座椅上,看那部叫做《直達2030》的影片時,我想到是什麼時候能擁有這麼炫的未來汽車;我得賺多少錢才能買得起這種車。自己去發明汽車?恐怕從事文字工作的我,這輩子也不可能去從事製造業。
成人面對未來暢想時,總會給自己設置無數條條框框,但我現在可以想像,小朋友在看電影的時候,想法不會和我一樣現實與功利。五年級的孩子,未來還是一張白紙,在這個時候,世博會上的奇思妙想最能繪上絢麗的一筆。
我遺憾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沒辦法看到一屆世博會。小時候會有家長、老師提問:長大了要做什麼?我也回答過要做科學家、發明家,當時我的腦海中有一些模糊的名字,覺得他們很了不起,可對於發明,我既沒有興趣,也沒有想像力。今天的孩子們在世博園裏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或許就能激發起他們最純粹、最活躍的想像力。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想當汽車工程師,但世博會卻可以給孩子們帶去不同的“理想坐標”。上海世博會有2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第一次近距離放眼看世界的孩子,會不會對地理或是對國際交往感興趣?看過千姿百態的場館後,孩子們會不會由此産生成為建築師的衝動?城市規劃的課題可能對孩子們來説過於深奧,但或許真能引起他們的思考:十年後輪到我們建設城市時,要讓城市變成什麼樣子?
一位參觀過多屆世博會的辦博人員告訴我,前幾屆在日本、韓國舉辦的世博中,當地政府組織了大量學生、教師和家長參觀,據説世博會不僅啟迪了孩子的想像力,也改變了許多教師和家長的教育思路。成年人開始支援孩子們的夢想,鼓勵小孩探索實踐,不再強求他們一味埋身“題海”之中。這些鄰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令我覺得困惑的是,現在許多小學生、中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參觀世博,回來後的家庭作業卻千篇一律:寫世博遊記。我在想,能不能把作業內容改一下:讓孩子們針對世博會上最感興趣的東西,自由地蒐集資料,探索暢想。不要小看興趣的力量,説不定五年級的孩子真能做出一份“新能源汽車研究報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