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採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動態

陜西館帶遊客領略秦川風情

時間:2010-09-06 15:22   來源:文匯報

  《文匯報》報道:“千年帝都、千里秦嶺、千載文化、千人英姿”,陜西館將讓遊客身處14朝帝都,領略八百里秦川風情,真真切切體味一次“人文長安”文化印跡,感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傾情祝願。

  陜西館以盛唐時期的古長安為背景,以唐式宮殿為中心,由主宮殿及兩側角樓構成,兩道從宮殿上跨越出的拱形橋與角樓相連,直抵秦嶺背景牆前的九龍舫半景,外形流暢,氣勢磅薄。展館建築以華清池、華清宮、《長恨歌》為題材和主線,呈現“昔日皇家宮苑,今日百姓家園”的生活場景,塑造“人文陜西、山水秦嶺”的形象。在陜西館的入口處,一個高約四米的倣制將軍俑攜手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的大型雕塑,象徵著陜西與世博會、陜西與世界攜手前進,也寓意著身處內地的陜西和位于沿海的上海等地牽手合作,共謀發展。

  最為讓遊客有“驚艷”之感的,當屬兩對“唐明皇”與“楊貴妃”——一對由真人扮演,而另一對則是高倣真機器人。他們同臺亮相,十分引人注目。在陜西館中,最受參觀者歡迎的還不是這兩對組合,而是互動性更強的“兵馬俑臉譜比照”——在這里,遊客只需當場拍攝一張數碼照片,便可以從已發掘修復的兵馬俑中找到與自己最相像的對應臉譜,並由工作人員制作成一張個人專屬的“兵馬俑”照片紀念明信片。

  此外,在整座展館中,四周依托展館支柱繪制的人文柱浮雕同樣讓人感嘆,這些人文柱高8米,摘選了陜西有代表的半坡、黃帝、周、秦、漢、唐、近代、現代八個歷史時期,分別以“史前文明、黃帝創世、周代禮儀、秦王統一、漢使絲綢、盛唐長安、紅色延安、魅力西安”為主題,由下到上對陜西歷史的完整性、唯一性、至高性進行詮釋,似乎為遊客展開了一幅生動畫面。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舞臺正面背景牆、正殿背面和兩側闕樓上,館方設置了四面多媒體屏,分別播放“舞動陜西”、“大明宮”、“大秦嶺”、“印象陜西”等多部影片,幫助遊客多方位、深層次地了解陜西;另外還有八個互動屏分別位于兩個闕樓和內部館區,觀眾更可通過這些媒介,查詢到陜西經貿、旅遊、網上世博等信息,甚至還可以進行電子留言。

  據了解,陜西館自5月1日開館以來截止到8月底,參觀人數已經突破400萬,日接待量在3萬人至5萬人之間,成為省區市館中人氣最旺的展館之一。(記者 徐維欣)

編輯:徐維彬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