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動態

江蘇建築鐵軍領風騷 造最潮英國館最貴沙特館

時間:2010-04-01 14:37   來源:北京TRS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距離上海世博會開幕還有月余時走進世博園區,入眼一片繁忙景象,“趕工期”、“布展”、“掃尾”是記者聽到最多的關鍵詞。在這片熱土上,隨處可見江蘇字樣的旗幟迎風飄揚,它們是來自江蘇的近10家總承包建築企業和70家分包單位。素有“鐵軍”之稱的江蘇建築企業,正以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為上海世博會添磚加瓦。

  為沙特館設計“月亮船”

  此次上海世博會,江蘇有近10家施工企業拿下了包括英國、俄羅斯、沙特等國家館在內的10余個大型項目,居於各省市參建隊伍的前列。殊不知,這“大單”得來實屬不易。

沙特館效果圖

  “中國人最想看到沙特的什麼?”這句話,是沙特方出給參與競標的中國企業的一道題,沙特館是本次世博會中耗資最大的自建場館,建設費用超過10億人民幣。沙特館項目經理,同時也是江蘇中江集團大陸工程公司經營部經理的沙寧華告訴記者,在參與競標前,公司專門到北大阿拉伯語系,請教授們按照速成班的標準上課,惡補了阿拉伯世界的歷史與伊斯蘭文化。

  得益於這樣的“知己知彼”,中江公司遞交了3個設計方案,而“月亮船”的方案一舉奪標。“最初的構想是設計為一艘滿載椰棗樹的‘綠色之船’,既象徵著中沙傳統友誼,又寓意發展綠色經濟。後來幾經修改定格為‘月亮船’。”沙寧華説。

  同樣,負責俄羅斯館項目的江蘇建設集團上海分公司也是花了功夫才最終奪得標的,公司經理助理顏葉中告訴記者,集團老總幾度飛往莫斯科與對方接洽商談,並多次邀請他們參觀集團的一些項目,“我們終於讓對方相信,我們有建造俄羅斯館的誠意,更有最適合這個項目的能力。”

  為俄羅斯館打造“色彩之城”

俄羅斯館效果圖

  “建築師們是藝術家,甚至可以説是夢想家。”指著眼前已呈現出完整形狀的英國館,來自蘇中建設集團的項目經理夏海東如是説。而一個個夏海東們所做的,是將來自異國的某張設計草圖甚至只是一個構思,變成建築成品,可經風雨,獨領風騷。

英國館效果圖

  夏海東説,英國館全身內外的“觸須”,實際上是6萬多根亞克力桿,而承擔每根桿1000多噸重量的不過是一個木盒子,木盒子上配有鑽孔,又深又密,加之亞克力桿隨時都在擺動,防水防風難度很大。“我們的技術人員創造性使用了碳纖維加固技術,並安裝了結構應變監測器;並採用橡皮圈加結構膠再加橡皮套的‘柔性技術’進行防風防水。”據悉目前,這兩項新型施工方案都在申報專利。

  類似的難題,顏葉中也遇到過。為了達到俄方設計師期待的那種蓬萊仙境式建築效果和“色彩之城”的要求,江蘇建設集團的建設者們使用了在國內尚屬首次亮相的“純鋁板外表皮系統”,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8000㎡的彩色鱗片,能隨風而動,美艷萬方。為此,顏葉中帶隊考察了全國6家主要幕墻企業,確定下來深圳一家企業後,“先後去了4次,商量鋁板的切割組裝方案等。”

  這樣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

  南通四建為了讓中國航空館“漂浮”在黃浦江邊,先用電腦精確計算弧度與尺寸,然後找專業廠家加工,再通過特殊的膜結構,總算把千余根高、低、長、短不一的梁架穩穩固定住。

  中江集團的項目經理老蔣説起比利時館四週的玻璃幕墻也是叫苦不迭,“都是面積很大的超白玻,沒有支撐,對承重的計算需要非常精確。”不過,這個連外國專家們也甚覺為難的活,老蔣他們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搞定了……

  就這樣,在時間緊、任務急、要求高的世博園工地上,江蘇建築企業用智慧和汗水將“鐵軍”之名越傳越響。

  到記者採訪時,不僅所有承建場館主體框架按時甚至提前完工,施工效果也讓挑剔的老外監理們非常滿意。

  不賺錢也要做世博工程

  對“見過大陣仗”的江蘇建築企業們來説,世博場館的項目或許遠不是最大、最難的活兒,卻無疑是與外國客戶、設計師、建築師們系統、大規模合作交流的一次絕佳機會。

  “作為近水樓臺,我們當然不願錯過世博會這樣一個可以多接單、接大單的機會,但更重要的是,這對仍處於成長階段的中國建築行業來説,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向國外的設計師學習,向國外的建築同行學習”,投身建築行業10多年的沙寧華對記者笑言,哪怕不賺錢也應該多接幾個活來做。

  對此,顏葉中也頗有感觸。“上大學時,我們的教材中就有蘇聯建築師們的觀點與著作,説實話對俄羅斯早期的建築文化比較了解。”但在合作中他發現在俄羅斯,建築文化的變遷和發展非常大,“中俄兩國在建築上的交流並不是很多,在中國很少見到能反映當前俄羅斯建築文化和特點的典型建築。”顯然,在建中的上海世博會俄羅斯國家館,正屬於這樣一座“典型建築”。

  “這次和英國的建築師們合作,我們不僅成功地讓對方前衛時尚的設計理念成為現實,自身也掌握了新技術,鍛鍊了隊伍。”夏海東説。

編輯:趙輝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