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周開幕式結束後,記者找到導演朱萍想要採訪,不料她正在吃盒飯,身邊的對講機還在不停地響。朱萍很無奈地告訴記者:“我一會12點還要對燈光,《浙江風》下午1點就要開始了,我已經36個小時沒睡覺了!”
“昨天一早到這里先來了解場館,同時也看看我們的姐妹省份江蘇省的表演完成得怎樣。他們出了哪些問題可以給我們借鑒,盡可能避免雷同的問題出現。”朱萍告訴記者,江蘇省團隊表演的時候舞臺後方的LED大屏幕出現過黑屏的現象,“這也是我們最擔心的,因為我們在這個視頻上花了大量的精力,和主題晚會是緊密相扣的。其實就在今天正式演出前,這個屏幕已經出過兩三次黑屏故障了,幸虧及時發現,緊急搶修了線路,否則在正式演出時候出現故障的話將無法補救!”
現場布置十分緊張,演出排演背後故事更多。別看開幕式只有20分鐘,其中的曲折普通觀眾很難想象到。“觀眾最後看到的開幕式和最初的設計已經大不相同。”朱萍說。
“茅威濤重新編排了《十八相送》的片段;《舟山鑼鼓》在今天的演出中我們也採取了新的樣式:以前打鼓的人都是坐著的,現在全是站著流動著的,演奏者都需要經過一定的訓練才能適應新的表演方式。”
更讓人驚奇的是,節目單直到昨天淩晨,演出前幾小時還在變動。原本小提琴《梁祝》片段要在開幕式中上演,但當導演看到前一天江蘇周的表演中有《茉莉花》,她覺得應該規避雷同的表演,立刻想到別具特色的女子樂隊“彩蝶女樂”更能體現浙江的風土人情,于是就決定用《水鄉小唱》替換小提琴《梁祝》上場。“當時離正式演出只有幾個小時,並且我們原先準備好的節目已經排練很久了,但這個時候必須顧全大局。”
最後的現場反響十分出色,但朱萍還是不滿足:“假如能有多一點時間布置的話,我們還可以表現得更完美。” 本報特派記者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