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人大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媒體看兩會
媒體看兩會


 

探索新發展 九屆全國政協認真履行職責綜述
 
 
  來源:      日期:2003-03-04 14:24

 

春草新綠,柳煙初起,一年一度的盛會如約而至。
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聚集一堂,在這民主協商、參政議政的大講壇上,繼續延伸九屆政協的探索與實踐。
九屆政協的五年,是跨越世紀的五年,廣大委員不辱使命,不負眾望,紮實工作,為開創新世紀政協工作新局面開了個好頭。他們的探索和實踐,將人民政協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神聖職責能推進到一個新境界。
暢通一條渠道
下通各界,上達中央,這是政協的特色,也是政協的優勢所在。中共中央亦明確要求,政協要“暢通下情上達的渠道”。
九屆政協第十四次常委會議制定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若干意見(試行)》,有力地推進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打開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一片新天地。
五年來,九屆政協共受理群眾來信近10萬件,收集整理各種資訊27200多篇,通過《政協資訊》、《參政議政動態》等途徑,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的重要意見、建議和社情民意資訊達7740余份;五年來,九屆政協共收到全國政協委員、參加政協的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政協專委會提交的提案17722件,數量屬歷屆政協最多,品質也有新的提高。
更新一種觀念
“政協要重視立論。”全國政協九屆四次主席會上,李瑞環主席提出了這一著名論斷。“我們每一個政協委員都應對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做一些研究,能夠提出一些帶方略性的思考和主張,這才算盡到了責任。”十屆全國政協委員鮑義志高度讚揚這一論斷的深遠意義。
九屆政協經過慎重研究,增設了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保衛綠色—關注森林”、“保衛母親河”等若干戰略性課題的調研和數十次重要活動,受到江澤民等中央領導批示達20次。
2001年3月,為解決拖欠縣鄉幹部工資問題,楊汝岱副主席帶領經濟委員會及各省區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對四川等6省市、19個縣、38個鄉鎮進行協同調研。之後,又在了解匯總全國情況基礎上,3個月之內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兩送高品質建議。
五年來,各專委會就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擴大就業和再就業等一系列重要問題展開專題調研,共形成專題調研報告或專項建議186件。組織全國政協常委、委員視察團123個,3300多人次的常委和委員參加了視察活動,形成視察報告103份。
注重一個特色
全國政協現有的34個界別包括了各個黨派、各主要社會團體和社會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國家的“人才庫”、“智囊團”。
社科界的政協委員多次呼籲,科學的創新體系既包括自然科學的創新,也應該包括社會科學的理論創新和管理創新,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他們的建議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視。
醫療衛生界的政協委員多次建議國家加大對農村衛生工作的投入,強化鄉鎮衛生院的基礎設施建設。衛生部對他們的建議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從今年起正式將改善農村醫療衛生作為今後工作的重點之一。
“發揮不同界別在各自領域的優勢,是我們從不懈的探索中得出的一條寶貴經驗。”宋林飛委員懇切地説。
春來早綢繆。新一任政協委員面對的是全面建設小康的新目標,在牢記宗旨、履行職責的同時依舊需要進行新的探索和創新。
《人民日報》 (2003年03月04日第七版)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