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人大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媒體看兩會
媒體看兩會


 

述評:中共十六大精神將成為國家意志
 
 
  來源:      日期:2003-03-02 10:42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 李海堂、周效政)中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將於本月5日開始在北京舉行。這是一次舉世矚目的大會,因為它將通過法定程式使2002年11月召開的中共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所確定的方針和主張成為國家的意志。
中共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明確了本世紀頭二十年中國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本次人代會上,中國政府將提出哪些具體政策措施,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良好開局,早已成為舉國上下共同關心的話題。五年一次的換屆大會歷來備受海內外關注,此次人代會上換屆選舉的意義更不同尋常。在中共十六大上,中共順利完成了世紀之交領導層的新老交替,確立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輿論普遍認為,本次人代會將見證中國國家政權機關領導人十年來最大規模的“交接班”。
根據中共中央推薦的人選,本次大會將選舉新的國家主席和副主席,國家軍委主席、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政協主席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並將根據國家主席的提名,決定新一屆政府總理和內閣成員。胡錦濤日前在與黨外人士座談時表示,中共中央推薦的人選名單是在充分發揚民主、反覆醞釀協商的基礎上,並經過認真研究産生的。
此間觀察家認為,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將是一個年富力強、有著豐富專業知識和治國經驗、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的堅強集體。
本次大會的另一項重要議程是審議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這是中國在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的又一重大舉措。此次改革將繼續削減國務院的組成部門。目前國務院的組成部門有29個,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以及直屬和辦事機構曾多達86個。本週早些時候舉行的中共十六屆二中全會指出,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是推動中國上層建築更好地適應經濟基礎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建設和創新,也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本次人代會上通過後,中國的新內閣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儘管此次人代會不包括審議法律的議程,但中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近年來在立法工作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據統計,九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其五年任期內,共審議通過了112部法律,為實現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中國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的最高權力機關,代表各族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全國人大代表是通過基層選舉産生的。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有2984名代表。
此間人士預測,本次人代會代表們和社會輿論共同關注的焦點有:就業和再就業、農民增收減負、安全生産、西部開發、環境保護、反腐敗與廉政建設、國有企業改革、社會治安與執法隊伍建設等。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