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對近60億元污染項目説“不”——“重慶後花園”北碚區的生態文明之路
新華網重慶11月13日電(記者黃豁、賀偉)2003年12月, 浙江某企業準備投資10多億元在重慶北碚區興建一大型水泥廠,對於一個財力並不雄厚的西部區縣來説,無疑是夢寐以求的發展機遇,也是一些幹部求之不得的“政績”。經過專家團以及環保部門的評估,這個項目經濟效益好,能夠帶動GDP的增長,但是對生態環境影響大。最後,這個項目被北碚區拒絕。
事後,企業老闆不解地説:“不可思議,別人搶都搶不來的項目你們卻拒之門外……”
北碚區委書記黃波説:“我們寧願發展慢一點, 也不能以破壞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一時的快速發展。”
被譽為“重慶後花園”的北碚區堅守科學發展的理念,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品質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僅近5年來,北碚區在招商引資上拒簽污染環境的項目就近60億元。
寧願發展慢一點也不能犧牲環境
“四面青山裏,一江碧水流”的北碚區地處嘉陵江畔,背靠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良好的生態環境被譽為“重慶後花園”,先後獲“中國最佳人居環境範例獎”“國際迪拜改善人居環境良好範例獎”“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諸多榮譽。但是,北碚的經濟實力並不突出,與那些每人平均GDP可與上海看齊的重慶主城區來説,甚至顯得有些“弱小”。因此,一些東部發達地區和重慶主城區的企業,也紛紛將目光投向北碚區,希望實現産業的轉移。
面對紛至遝來的投資項目,北碚區權衡經濟增長與環境壓力之間的利害關係,寧願發展慢一點也不犧牲環境發展經濟,並把“生態北碚”的理念寓于産業發展和城鎮建設的各個環節,推進生態經濟和迴圈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2004年,一家公司看準縉雲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準備在山下建一個綠色奶牛場。北碚區接到公司申請後,進行了全方位論證,結論是奶牛場産生的糞便不僅影響縉雲山自然保護區的環境,而且排除後會給山下的璧北河帶來污染,最後這家公司只得另外選址。
為了保護好嘉陵江,北碚區近幾年還先後關閉了60多家造紙、化工、電鍍等小企業,取締沿江碎石場30多家,並對嘉陵江小三峽一帶關閉的廠房進行拆除,恢復了植被。同時,吸引具有“綠色製造技術”的企業入駐北碚區,開發綠色産品,實施清潔生産和環境管理,探索建立生態工業體系。
民眾的生態意識與政府行為良性互動
在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門診大樓門前,一個精巧別致的花園裏,長勢蔥郁的花木、草坪簇擁著一棵羅漢松。每當人們看到這棵羅漢松,就不由得會談起它的傳奇經歷。“砍掉羅漢松,將門診大樓地址前移到街道邊。”院領導經過多次踏勘,作出了興建九院門診大樓的規劃。消息傳出後,醫院職工和居民紛紛反對,堅持“修房屋不能砍古樹”。醫院經過徵求群眾意見,三次調整規劃,最後確定將大樓地址後靠8米,平整地基多耗費60多萬元。現在,北碚區內的古樹都實現了認養,只要古樹遭受病蟲害和人為破壞,就會接到市民的舉報電話。
北碚區區長雷政富説,全區居民“不以犧牲環保發展經濟”的共識是政府拒簽污染項目的有力後盾,政府行政行為與民意的互動形成了保護資源、環境的合力,任何人都不敢在發展項目上“亂拍板”,搞破壞生態、侵犯公眾利益的事。
渝合高速公路、遂渝鐵路是橫貫北碚區的兩條交通大動脈,最初的設計方案要橫穿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勢必破壞生態。在群眾的要求和政府的努力下,實現了設計改道,增加建設投入近3億元,但有效保護了素有"川東小峨眉"和“重慶北部生態屏障”之稱的縉雲山。
北碚區還鼓勵單位和個人加強對樓頂的綠化美化,採取屋面綠化、陽臺綠化、護坡綠化、樓頂綠化等多種形式,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如今,北碚區的城市樓頂已變成一個個頗具特色的花園、果園、草坪,樓頂綠化面積達5萬平方米,增加了房屋保溫隔熱效果,北碚區城區夏、冬兩季分別較周邊城市溫度相差2攝氏度左右,大大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
把生態環保作為幹部考評標桿
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招商引資、擴大開放的要求十分迫切。不少地區因此患上“招商引資饑渴症”,只要引資項目經濟效益好,能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能拉動GDP的增長,土地可以白送,稅收可以減免,環保可以不顧。
黃波認為,這些行為表面是“饑不擇食”,根子卻是幹部考核和政績評價機制存在問題。政績考評是個“指揮棒”,不同的“指揮棒”會帶來不同的政績觀和行政行為。以GDP為中心的政績考核,使一些幹部把“發展是硬道理”異化為“GDP增長是硬道理”,追求一時的經濟發展速度,熱衷於“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以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犧牲子孫後代的利益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
北碚區之所以能對近60億元污染項目説“不”,與當地黨委政府大力推行的黨政一把手環保考核“一票否決制”是密不可分的。2004年,北碚區出臺了《黨政一把手環境保護工作實績考核辦法》,將執行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堅持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社會及市民對轄區環境狀況的滿意率等納入全區目標管理綜合考核,作為評價鎮街黨政一把手政績,評定年度考核檔次,幹部獎懲與任用的依據之一,使每個黨政幹部視其為“高壓線”,不敢越雷池一步。
擋住污染不是目的,關鍵還是要發展。北碚區發揮生態優勢,創造良好的軟硬環境,生態建設的成果也逐步轉化為巨大的後發優勢和經濟優勢。近年來,荷蘭殼牌、德國斯坦納、中國紅塔等一批優勢企業相繼落戶北碚區,不僅經濟總量不斷做大,經濟品質也不斷提高。2006年,北碚區獲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目標考評一等獎,“社會發展水準”綜合評價在重慶市40個區縣中由2003年的第8位躍升為第3位。
黃波説,黨的十七大報告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的新提法,更進一步堅定了我們走生態發展之路的決心,北碚區將努力把生態優勢培育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