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題:一個西部貧困山區和政府工作報告的“三農”對接——廖國勳代表評析“三農”難題和破解之道
新華社記者謝登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關注,使來自西部貧困山區的全國人大代表、貴州銅仁地委書記廖國勳備感興奮。“通過解讀報告可以發現,我們銅仁面臨的一系列‘三農’難題和困惑,都可以和報告的工作部署實現十分有效的對接。”廖國勳代表説。
基層財政難 中央投入大
難題與困惑:銅仁地區經濟總量小,財政收入少,地方政府對農業的投入有限。2008年,銅仁地區實現財政總收入23億多元,而財政支出高達60多億元,主要靠國家財政轉移支出維持正常的生産和工作運作。
報告對接:“今年中央財政擬安排‘三農’投入7161億元,比上年增加1206億元。大幅度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投入,取消縣及縣以下相關資金配套要求。”
廖國勳代表説,銅仁地區是“老、少、邊、山、窮”地區,也是“欠發達、欠開發”程度很深的農業大區,一些關係農村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而根本問題是長期投入不足。我們將嚴格資金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加大監管力度,確保所有涉農投入和補貼資金在兌現的各個環節不截留、不挪用、不擠佔,100%投入“三農”,100%兌現給農戶,把中央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在銅仁地區落實到位,並努力尋求新突破。
貧困人口多 脫貧力度大
難題與困惑:全區仍有70.11萬貧困人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仍然是銅仁地區農村的基本現狀。
報告對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今年將實行新的扶貧標準,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新標準提高到每人平均1196元,扶貧對象覆蓋4007萬人。”
廖國勳代表説,去年在遭受嚴重雪凝災害的情況下,銅仁地區通過抗災救災和加大扶貧措施的落實,減少貧困人口8.6萬。今年地委、行署已經向老百姓作出了鄭重承諾,確保年內減少貧困人口6.16萬人,貧困村從922個降至662個,完成2200人易地扶貧搬遷,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000戶。而要達到這些目標,必須按照報告的要求,把大力實施扶貧開發,狠抓整村推進、産業化扶貧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措施落到實處。
百姓出行難有望在三年內取得突破
難題與困惑:全區有1099個村未實現公路通達,到村公路的通暢率僅為18%,老百姓出行難的問題沒有根本改變。
報告對接:“到明年底,基本實現全國鄉鎮和東中部地區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道路硬化,西部地區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廖國勳代表説,在財力十分困難的狀況下,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大對交通等重點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著力改善農村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在交通運輸部的關心支援下,今年開始、為期三年的全國“第三批農村公路建設示範點”工程將在銅仁地區全面展開。今年計劃完成通鄉油路270公里、通村公路2400公里,完成農村公路總投資2.68億元,解決260個村20萬老百姓出行難。
飲水難、用水難正加快緩解
難題與困惑:全區仍有90.95萬人沒有解決飲水安全問題。飲水難、用水難依然是制約銅仁山區農村、農業發展和農民致富的最大瓶頸制約因素之一。
報告對接:“加快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進度,加強灌區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再解決6000萬人安全飲水問題。”
廖國勳代表説,針對山區群眾的吃水和用水難題,從2006年8月起,水利部在銅仁地區開展五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利扶貧試點”,大力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今年內,將完成水利投資11億多元,確保新增解決3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改善、恢復農田灌溉面積18.87萬畝,新增旱地補充灌溉面積10.44萬畝。
多策並舉力克農民增收難
難題與困惑:全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008年僅為全國4761元的51.56%,城鄉收入比為3.51:1,增加農民收入任務艱巨。
報告對接:“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扶持農産品精深加工和銷售,發展農村二三産業,加快小城鎮建設,壯大縣域經濟。”
廖國勳代表説,2008年全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457元,雖然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準,但和上年相比仍然增加了348元,增幅達到16.5%,對我們這樣的貧困山區而言來之不易。今年,我們將確保全區358萬農村人口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穩定在400公斤以上;鼓勵和引導農戶將土地向烤煙、茶葉、果蔬、種草養畜等方面流轉,確保年內完成烤煙面積24萬畝、新建茶園20萬畝、特色中藥材5萬畝;加快草食家禽和特種水産養殖,確保畜牧業産值在一産中達到37%以上;鼓勵基層農技幹部以技術入股等形式參與農業産業化經營。通過多策並舉,確保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實際增長8%以上,凈增收入在30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