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兩岸攜手共降SARS疫魔 -SARS防治---預防常識(資料索引)
SARS防治---預防常識(資料索引)


 

防治“非典”醫護人員如何調整自己和病人心理?
 
 
  來源:      日期:2003-05-27 13:52

 
 新華網北京5月6日電(記者 朱玉 張景勇 田雨)參與防治“非典”的醫護人員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中調整自己和病人的心理?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心理科醫生李子勳日前表示,醫護人員在“非典”防治中擔任雙重角色,他們既是救治者,也是需要幫助者。醫護人員與“非典”患者一樣,都會有孤獨、寂寞、緊張、恐懼感覺,需要針對相應的心理反應做出相應的心理調整。
  李子勳説,一般來説,進入病房的醫護人員開始會有一些過度緊張的狀態,如不敢接觸病人、什麼地方都不敢碰等。這種狀態會造成大腦反應遲鈍、身體免疫力下降。但是1至2天后,又會放鬆警惕,這兩種情況都是危險狀態。要克服這種危險狀態,使心理狀態維持在一個平臺上並保持住,這樣才能把感染率降到最低。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非典”病人的心理問題分為恐懼、抑鬱、抱怨、認同4個階段。恐懼帶有瀰漫性,病人表現為明顯的社會退縮,缺乏信任感。處在這個階段的病人,會出現強烈的心理暗示性,自我判斷力下降,甚至有不願接受染病現實、逃跑等現象。李子勳説,醫護人員要注意手勢、姿態、表情,讓病人感覺到對抗疾病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社會對疾病的對抗。輕度的恐懼是必要的,能夠使人變得積極、活躍,使管理更有效果。高度的恐懼表現為病人運動性的不安、慌亂、驚恐,伴有強烈的植物神經紊亂,這種高度的緊張會造成病人臟器的衰竭。醫護人員要儘量使病人保持在警覺狀態,鼓勵他們把緊張感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李子勳強調,當病人接受帶有創傷性醫學治療時,會引發心理危機。醫護人員要對病人給予心理上的關懷,告訴他們在醫院是安全的,每個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照顧。告訴他們疾病並不可怕,讓病人提高自尊心,必要時封閉負面資訊,幫助其渡過難關。而醫護人員由於長期在隔離區,工作壓力大,治療時會過度捲入當事人的痛苦中,更要善於放鬆,緩解壓力,要保證身心健康,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
  李子勳表示,醫護人員的心理保護,主要應做好8個方面:要合理分工,使大家不要有過強的勞動負荷;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要發揚團隊精神,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要善於共同分擔責任,減小工作壓力;放鬆身體,緩解壓力;必要時進行心理諮詢,保持良好狀態;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工作精神;要有堅定的信念,相信我們最終會戰勝疾病。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