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王宇、李興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07年要在全國範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是加強“三農”工作、構建和諧社會的又一重大舉措。
來自重慶的全國人大代表金烈認為,農村低保制度將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保障,意義重大。在重慶農村,外出打工的人比較多,在家的多是婦女、兒童和老人,俗稱“386199”部隊,農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可在解決農民生活困難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顯示,我國農村人口7.37億,佔全國人口的56.1%。截至2006年末,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有2148萬人,低收入群體數量為3550萬人。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已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133個縣(市、區)初步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509萬農民享受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吳木根認為,中央提出今年低保覆蓋全國農村,這對廣大農民來説是一個福音,城鎮困難居民和農村困難農民從此“同享一片藍天”,這是城鄉和諧發展的重要一步。
不過,代表們也指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雖在不斷推進,覆蓋範圍不斷擴大,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吳木根代表表示,搞好農村低保與地方經濟實力密切相關,經濟相對落後的中西部地區依靠自身財力,很難做到有效保障。中央應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並採取相應措施,把好事辦好。
金烈代表説,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農村低保,資金保證最重要。不少欠發達地區財政收支緊張,資金缺口難以彌補。而通常是財政越緊張的地區,貧困人口往往越多,分擔低保經費的任務就越重,落實經費保障的壓力越大,影響到低保工作的最終開展。金烈代表建議,應合理界定農村低保對象,對農村困難人口分層次實施保障,更好地發揮低保制度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