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加積極務實地促進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促進把惠及臺灣同胞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的善意。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市人大副主任蘇文金,就提出一項針對來自臺灣地區的食品標簽使用繁體字的建議,在接受廈門衛視的獨家專訪時,他表示,允許在大陸的臺灣地區食品標簽使用繁體字也符合保護臺商的利益。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市人大副主任蘇文金表示, 按照我國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食品的標簽必須使用規范字,也就是簡體字。因此,從臺灣地區進口的食品包裝標簽同樣要求規范漢字。不過,目前臺灣仍在使用繁體字,所以,對來自臺灣的食品標簽要求使用規范漢字,這對臺灣生產企業帶來一些不便,需要增加一個將繁體字改為國家規定的規范漢字的環節。
蘇文金認為,允許來自臺灣地區的食品標簽使用繁體字,從法律層面來講也是可行的,因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七條規定: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當前“臺獨”勢力利用簡、繁體字之爭推行“文化臺獨”,妄圖人為切斷中華傳統文化和臺灣的根絡和血脈,使用繁體字也有助于我們反對“臺獨”活動。
來源:廈門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