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通過正在召開的“兩會”發出了這樣一個聲音:臺灣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必將實現。
縱觀“兩會”言論,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講話,到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闡述,再到眾多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發言,其間還有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國臺辦副主任王在希、外經貿部副部長魏建國發表的見解,都在顯示中國追求國家完全統一的步伐,堅定而自信。
江澤民在“兩會”期間兩度重申:中國政府和人民有決心、有能力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朱鎔基在工作報告中重申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係、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並提出了繼續“推動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統一發展”的努力方向。
正是因為這種堅定,中國政府近年來在處理兩岸關係、推動國家統一進程中展示出新的自信:
在經貿方面,兩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雙方都面臨著許多共同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兩岸同胞理應甘苦共嘗,相互扶持。大陸方面提出,“不以政治分歧幹擾兩岸經貿交流”;同時“為了推動兩岸經濟關係上升到一個新水平”,兩岸應就建立經濟合作機制展開探討。
在政治方面,大陸方面關于一個中國原則的“三段論”新表述中將“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調整為“大陸與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以便更多的海峽對岸同胞所接受;同時提出歡迎廣大民進黨成員以適當身份參訪大陸,以示與少數頑固“臺獨”分子區別開來。
在輿論方面,由于中國追求統一的決心和舉措,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全球華僑華人反對“臺獨”、促進中國統一的行動持續掀起空前高潮。中國政府在本次工作報告中表示繼續給予大力支持。
為此,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始終不忘十三億人民的心願和囑托,積極建言議政,表達心聲,或言積極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或言做好臺灣人民工作,或言切實維護臺灣同胞切身利益,或言努力尋求兩岸合作,積極應對入世。來自“一國兩制”率先垂范的港澳地區的代表、委員則結合切身感受,暢談“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探尋為兩岸交流搭建橋梁的途徑。全國人大臺灣、江蘇、上海、廣東、福建代表,全國政協臺盟、臺聯、民革界委員都提出了許多具可操作性的建議。
在追求統一的道路上,中國人民已經找到了一種辨證關係——發展才能促進統一,而統一才能更好地發展、繁榮——因此充滿了自信,也因此有著沉甸甸的歷史使命感。
正緣于此,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正在義無反顧地向前邁進,其步伐堅定而自信。這是本次“兩會”發出的強烈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