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的“新聞情結”
 
 
  來源:      日期:2005-03-12 16:37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李亞彪、肖敏、陳芳)

    兩會接近尾聲,在吉林、廣東、寧夏人大代表團駐地,一些代表開始騰出時間,到駐地記者的房間“串門”。“大會開始時,你們總到我們的房間里‘串門'要新聞,現在大會快結束了,我們回訪你們一下。”全國人大代表、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趙國光一進門就說。在寧夏團、吉林團,不少代表都抽出時間,到記者房間嘮起了家常。

    在這里,越來越多的代表有了“新聞情結”。在一層大廳,每天早上都擺放著三四十份當日的報紙或刊物,代表們下樓總要拿幾份。早飯一過,不少報紙就被搶拿一空,服務員不得不推著小車把新報紙運來。在小組討論會上,不少代表發言時,還引用當天媒體提供的新聞數據作為參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吉林監管局局長肖玉淮代表,在談到金融業如何服務縣域經濟時,從《半月談》等刊物中兩次引用了新聞資料。“你們關心我們在想些啥,我們也同樣關心你們在想啥,做啥。”一些代表對記者說。

    為什麼這麼多代表會有“新聞情結”呢?因為他們關心自己反映的社情民意,是否通過媒體傳遞出去了,更希望通過媒體的視角了解社會熱點。

    令人驚訝的是,代表們討論的熱點,幾乎每天都成為當天新聞報道的熱點。來自寧夏的一位媒體記者說:“我總感覺到,媒體與代表們心靈深處有一根線牽著,我們的心是相通的。”

    這是根什麼線呢?這是一根關注百姓民生、關注社會熱點的線,不同的角色,卻在同樣的責任心下,有著同樣的關注、同樣的話題,這並非巧合。(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