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呼吁關注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
 
 
  來源:      日期:2005-03-02 16:38

 


  本網訊  日前,筆者在下鄉參加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動時,基層農村代表反映最多的是關于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他們認為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釀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進而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強烈呼吁政府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並盡早建立起相應的制度。

  代表們說,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對失地農民問題不可謂不重視,不少地方已建立或計劃建立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制度和農村大病醫療保險制度,這是好的,也是應該的。但相比之下,解決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則有些滯後,也無良策。實際上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與前兩者相比,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這是因為:其一、養老保險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是“被動”的,帶有“輸血”救濟的性質,而且遠水解不了近渴,不能解決青壯年勞力的眼前生活問題;而建立再就業機制,則是“主動”的,帶有“造血”的性質,可以創造就業機會,特別是能解決眼前生活難題。其二、現在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門怕背包袱,所以制定出的養老保險制度,條件苛刻,只有一部分農民符合條件;而且即使在這部分符合條件的農民中,也有一部分人並不領情,參保的積極性不高。據調查,以某地為例,在現有的近4萬名失地農民中,約三分之一通過各種途徑實現了再就業,另有三分之一偶爾打打零工,剩下最後三分之一就呆在家里吃幹飯。失地農民領到的補償款,一般只有1~3萬元。坐吃山空,用不了幾年就會花光,可一旦這些錢用光了怎麼辦?

  為此,代表們要求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而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像建立養老保險制度和大病醫療保險制度那樣,下大決心,花大本錢,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措施來,通過技能培訓、優惠提供工作崗位,不斷開辟服務行業就業機會和制訂出讓失地農民享受下崗職工再就業待遇政策等途徑,幫助失地農民實現再就業,解決迫在眉睫的生機問題,進而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浙江省奉化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原傑)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