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李肇星答記者問
 
 
  來源:      日期:2005-03-06 12:52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招待會。應大會新聞發言人姜恩柱邀請,外交部長李肇星將就中國的外交工作和國家及地區問題回答記者的提問。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姜恩柱

  [姜恩柱]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外交部長李肇星就國際形勢和我國的外交政策回答大家的問題。現在我先請李部長說幾句話。 
 
  [李肇星] 很高興和大家見面。關于當前國際形勢和中國的外交政策,溫家寶總理昨天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已經作了深刻闡述。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具體問題,現在歡迎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 對于中國的外交政策現在國際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中國外交取得了很多成果,更加成熟了。但是也有人說,中國外交是實用外交。作為外交部長,您怎麼評價這些看法?
 
  [李肇星] 中國外交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互利合作,是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由于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也可以說,應該說中國外交既為中國人民服務,也為世界人民服務。

  在過去的一年里,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沉著應對國際局勢的變化,扎實工作,盡心盡力地為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營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我們堅持外交為民,保護中國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權益,妥善地處理了中國公民遭遇襲擊等突發事件。 
 
  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同世界各國發展平等互利的友好關係,推動區域合作,積極參與多邊外交,我們在世界上的朋友和夥伴越來越多。 
 
  我們深切理解,世界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繁榮,不要貧困、要和諧,不要對抗的強烈願望,堅持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認真參與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
  我們堅持推動和參與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我們主張各種文明在競爭中平等相處、相互借鑒。
 
  在國際事務中我們從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確定自己的立場。今後我們將繼續同國際社會共同努力,讓世界少一些戰火,多一些安寧;少一些貧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麻煩,多一些合作。謝謝。
 
  [韓國電視臺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為了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有關國家正在努力磋商,請問中國認為什麼時候能夠重開六方會談呢?第二,有報道說胡錦濤主席今年下半年出席韓國釜山APEC會議之前,上半年將會訪問朝鮮,請問胡錦濤主席會訪問朝鮮嗎?如果訪問的話,議題將會是什麼呢?謝謝。
 
  [李肇星] 中國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半島和平與穩定的目標,同時主張朝方的合理關切應該得到照顧。六方會談是通過對話解決半島核問題的現實選擇,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應該繼續下去。 
 
  核問題相當復雜,和談進展自然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無論多困難,我們還是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來勸和、促談,我們也希望有關各方,特別是主要的當事方能夠承擔起責任,顯示靈活、誠意和耐心,為推動盡早復談並取得進展做出努力。 
 
  今年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韓國舉行,中國領導人將出席會議。
 
  中韓兩國全面合作關係發展得很順利,中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傳統友好關係也在繼續發展。至于胡錦濤主席的具體出訪活動,將按慣例,由外交部發言人屆時公布。
 
  [美聯社記者] 關于朝鮮核對話的問題,現在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各個方面都在進行相關安排,希望重開朝核問題的對話,但是顯然沒有取得什麼成功。中國和朝鮮有著密切關係,如果朝鮮仍然不願意參加解決核問題的對話,中國將採取什麼樣的步驟,使朝鮮重新回到對話中來?
 
  [李肇星] 美國是一個主權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是一個主權國家。在半島核問題上,恰恰這兩個國家是主要當事方,我認為當務之急是這兩個主要當事方逐漸增加相互了解、增加相互信任。你剛才提到了一個假設的問題,你說假如如何如何,我一般不回答假設性的問題。

  和平最可貴。我所希望的是,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使六方會談恢復,以有利于實現半島無核化的目標,維護半島的和平與穩定。謝謝。
 
  [香港東方報業集團記者] 我想問中國、日本跟美國的問題。部長先生,日本跟美國做了一連串的有關動作,包括釣魚島。我想問的就是如果“臺獨”真的發生,你怎樣評估日本會跟美國有什麼反應?中國又會怎樣反應?你怎麼評估日本和美國的關係? 
 
  [李肇星] 關于中日關係,我想說兩國關係正常化30多年來,合作成果豐碩,這是中日兩國領導人,幾代領導人,兩國政府和人民長期努力的結果,來之不易,值得我們珍惜。 
 
  同日本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友好關係是我們的既定政策,歷史告訴我們,中日應該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保證兩國關係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從戰略高度和長遠的角度來把握中日關係的方向,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歷史和臺灣問題,不斷加強和深化各領域的互利合作,擴大共同利益。 
 
  你提的釣魚島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歷史證據和法律依據。
 
  任何巧言令色,任何外國單方面的行動,都不能改變這一基本事實。中日雙方在釣魚島主權問題的歸屬上存在著分歧,我們主張應該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之上,通過談判尋求解決。 
 
  希望雙方能以大局為重,避免這一問題給中日關係的健康發展帶來幹擾。
 
  你還提到了最近美國和日本一塊兒幹的一些事情,我想說日美軍事同盟是冷戰時期特定背景下的雙邊安排,理應嚴格限制雙邊范疇之內,超出雙邊范疇,勢必引起亞洲國家的不安,對地區安全形勢帶來復雜因素。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直接或間接把臺灣納入日美的安全合作范疇,都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和對中國內政的幹涉。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 
  你一口氣提了好多問題,我並沒把握是否我已經全部回答了你的問題。謝謝。
 
  [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記者] 下個月早些時候在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蘭堡將召開亞洲合作對話的第四次外長會,您如何看待亞洲合作對話的未來,尤其是它對地區的和平和發展將發揮什麼作用?巴基斯坦和中國有沒有可能進行更為密切的合作來解決亞洲所面臨的問題?這可以通過亞洲合作對話,也可以通過雙邊的渠道。
 
  [李肇星] 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的朋友,我相信我們會進一步加強我們的雙邊關係,也加強我們在多邊領域、在地區組織當中的友好合作。
 
  這對我們兩國人民有好處,對我們這個地區的發展、穩定也有好處。亞洲合作對話會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發揮橋梁作用,把亞洲國家凝聚到一起,加強團結和合作。我們預祝亞洲合作對話第四次外長會議取得成果。謝謝。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記者] 請問俄羅斯和中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國際事務中是怎樣的表現?
 
  [李肇星] 我們非常高興和我們的友好聯邦俄羅斯關係發展的非常順利,也非常富有成效。我們兩國去年在普京總統應胡錦濤主席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雙方已經徹底解決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從那兒以後,兩國邊界就是一條和平的邊界,友好的邊界,合作的邊界,這對我們兩國人民有好處,對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也有好處。 
 
  我們兩國在經濟、貿易、文化、教育、軍事等各領域的合作,也都在穩步地向前發展,向新的高度和深度發展。 
 
  在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全世界一百多個政府間合作組織當中,以及在上海合作組織等區域國際組織當中,我們兩國也進行著富有成效的實質性的合作。謝謝。
 
  [新華社記者] 我們知道今年是聯合國成立60周年,請問屆時胡錦濤主席會不會去美國參加有關的慶祝活動?他會不會順便訪問美國?請問您怎麼看待當前的中美關係以及中美關係未來的前景?第二,有關反腐敗的國際合作問題。我們注意到2004年4月,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的前行長余振東被遣送回國,就在前幾天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官員講,對余振東這樣的腐敗官員我們會來一個、查一個、遣返一個,外交部在促進中國與國際社會共同反腐敗方面今年會有哪些新的動作?
 
  [李肇星] 的確今年聯合國就快過60歲的生日了,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會有盛大的紀念活動。我相信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很可能去參加這些紀念活動,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已經多次熱情地邀請胡主席往訪參加紀念活動。 
 
  中美關係不斷取得進展,因為兩國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我們可以在眾多的領域開展互利合作,來造福于兩國人民。 
 
  確保中美關係健康發展,應該有長遠的戰略眼光。首先應該以這種眼光來看待和處理兩國關係當中最敏感的問題,那就是臺灣問題。就是說應該恪守兩國之間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平等相待,求同存異,擴大兩國人民利益的交匯點。 
 
  胡錦濤主席和布什總統在智利會晤的時候已就在今年之內兩國元首互訪達成了共識,我們願意同美方保持密切的接觸,來維持和加強兩國高層互訪的勢頭。 
 
  中國政府執政為民,正在不斷加強反腐倡廉的工作。我們願意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在反腐敗鬥爭方面加強合作。  
 
  談到腐敗,我想講另外一點情況,那就是很值得我們警惕的是臺灣分裂勢力為了搞它的所謂“臺獨”,不惜進行所謂“美元外交”,實際上也就是一種“行賄外交”。
 
  好多有識之士認為這也是一種腐敗行為。
 
  [日本東京廣播公司TBS記者] 我想問幾個問題。一個是關于中日兩國總理和首相之間的互訪,已經停頓了很長時間了,什麼時候這種互訪的勢頭可以恢復?第二,關于朝鮮的核問題,現在朝鮮方面聲稱他們已經擁有了核武器,您對此如何看?或者中方對這個信息有一個自己什麼樣的分析?還有一個就是朝鮮方面的濃縮鈾的問題,朝鮮方面究竟有沒有濃縮鈾項目?
 
  [李肇星] 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最近一兩年來,中日兩國領導人不斷地在多邊場合見面,都進行過很好的交談。我們希望中日雙方能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局出發,按照“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努力為兩國高層互訪創造適當的條件和氣氛。
 
  關于朝鮮是否已經有了核武器,還有在濃縮鈾問題上有什麼事情,我想這方面你可能知道的比我更多。換句話說,我不比你知道的更多。 
 
  有一條消息可以提示一下,那就是朝鮮最高領導人在接到胡錦濤主席的有關口信之後,朝方曾經表示,朝鮮仍然堅持半島無核化的目標,朝鮮仍然願意繼續參加六方會談,朝鮮希望有關各方能顯示出足夠的或者更多的誠意來。
 
  [半島電視臺記者] 請問中東地區在經過快速的或者比較大的變化,大國對這些地區的一些政策作出了調整,中國作為在這個地區有利益的國家,特別是在能源問題上,會不會對這個地區的政策做一些調整?這些調整會不會影響中國與其他大國關係?第二,單邊主義越來越單邊,霸權主義也越來越霸權,中國離實現多極化的目標還有多大希望?
 
  [李肇星] 關于能源,我有一些話要說。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快速發展,能源消費在中國也有所增加,同時國際原油價格經歷了大幅度的波動,尤其是去年,油價持續攀升。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媒體將油價上漲的原因主要說是中國需要的增長,這缺乏根據。
  
  中國的石油進口近一兩年有所增加,但是進口量僅佔全世界石油貿易總量的大約6%。中國不止是一個能源消費大國,同時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生產國之一。中國的能源需求主要立足于國內解決,我國能源國內發展空間還很大,在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還大有潛力,中國石油進口不會對國際油價產生大的影響。  
 
  你剛才提到了霸權主義問題,我對你提這個問題表現出來的你對世界形勢認識的深刻性表示欽佩。的確,當代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但是霸權主義威脅著和平與發展。全世界人民都不喜歡霸權主義,都反對霸權主義,而提倡多邊主義,提倡國際關係的民主化。 
 
  我也和你一起共同重溫一下鄧小平先生多年以前說過的一段話,那就是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參加任何集團,同誰都來往,同誰都交朋友,誰搞霸權主義,我們就反對誰,誰侵略別人,我們就反對誰,我們講公道話,辦公道事。
 
  [德新社記者] 我想說的是現在很多歐洲人都認為中國要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是帶有一種可能會造成戰爭的後果,考慮到現在海峽兩岸緊張的局勢,關于這種有可能引起戰爭的說法,是不是會影響歐盟要解禁的做法?有沒有可能歐盟解除對華的武器禁運會進一步被推遲?
 
  [李肇星] 全國人大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是防止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採取冒險行動,破壞臺海地區和平,維護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不被改變,再次體現了我們要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和一貫立場,這部法律也將表明全中國人民捍衛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臺獨”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的共同意志。

  這部法律符合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兩岸關係的穩定和發展,有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乃至于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一定會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理解和支持。 
 
  你由全國人大這一立法程序,聯想到了會不會影響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我看你是過慮了。實際上你知道中國是在堅定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我們不需要從你們那兒買多少先進武器,中國也是個發展中國家,實際上也沒有錢從你們那兒買那麼多價格也很高,我們也沒什麼用的武器。 
 
  我們只是認為維持這樣一個早就過時的,毫無用處、毫無益處的武器禁令,和中國同歐盟之間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很不相稱。
 
  說的更簡單一點,我們所反對的是政治歧視。還有一個更簡便的辦法來消除您的疑慮,那就是稍微耐心地再等幾天,當你看到了我們全國人大通過的這部反分裂國家法的文本,我相信你會同意我剛才的看法。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我們注意到維護中國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權益,昨天被寫入了中國的政府工作報告,很多輿論都認為這是中國政府“執政為民、外交為民”這一外交宗旨的體現。請問中國外交部今年在外交為民方面有哪些設想和舉措?謝謝。
 
  [李肇星] 的確,我們在努力的實踐外交為民的理念。而在國際上,要給人民群眾做些好事、實事,就要靠朋友,而我們的領導人在這方面是帶了好頭,他們在國際上為祖國交了好多朋友。 
 
  我想順便告訴你這樣幾個數字,像去年我們的胡錦濤主席、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賈慶林政協主席一共出訪34個國家,他們往往訪問時間很短,但是活動非常緊張、非常繁忙。 
 
   我們還在一年的時間內接待了29位國家元首、23位政府首腦、42位外交部長。
 
  更不用說我們全國各部門、各行業都在進行著外交活動,為祖國交朋友,為人民辦實事,包括我們非常活躍的議會外交、政黨外交、軍隊外交,還有中國大量的群眾團體,也都活躍在國際舞臺上,包括我們的青年團、婦聯、工會以及通過各種民間渠道進行的活動,包括我們和國外許多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 
 
  當然外交部的職工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在中國一共向全世界其他國家派出了235個駐外外交機構,共派出5600多人,其中外交部派出的是3200人。

  最近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孫必幹大使就是外交工作當中的優秀代表。外交部將近4700多名公務員當中,還有女幹部1354人。
 
  後天就是“三八”婦女節,我也願意利用這個機會向在座的女記者、向中國外事戰線上的女同志、向全國所有支持中國外交事業的婦女同志、向全世界一切致力于維護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的女士們表示節日的祝賀。  
 
  看了在座的記者多數這麼年輕,我非常羨慕,我也想到在中國的外交隊伍當中35歲以下的幹部將近一半,再過不到兩個月,就是五四青年節了,我也向他們祝賀。 
 
  現在我回答你提的具體問題。外交為人民服務就是致力于為祖國的發展和人民的福利創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和周邊關係,同時維護中國公民、機構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加強機制建設。我們已經建立起境外機構安全和公民保護工作部級聯席會議制度,和使領館牽頭、各駐外代表機構配合協調的機制,我們也注重從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中吸取智慧和營養,使我們的外交工作更好地體現人民的意志。
 
  [姜恩柱] 到現在已經進行了72分鐘,和李外長商量,我們再延長一些時間。現在提最後三個問題。
 
  [巴西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您剛才提到朝鮮的領導人對胡主席口信的回應是朝鮮方面願意重返六方會談,但是我想知道他們要重返會談是要在什麼條件之下?而且您認為他們的條件是可以滿足嗎?第二個問題是假如出現臺灣從中國獨立的情況,中國又該如何來維持世界的和平?
 
  [李肇星] 實際上我已經回答了你所有的問題,朝鮮問題應該從大局出發,大局就是朝鮮半島應該是一個無核化的半島,是一個和平穩定的半島。另外一個大局是對我們來講,祖國的主權高于一切,全中國人民,包括臺灣同胞希望祖國和平統一的願望高于一切。 
 
  我們會全力爭取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同時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把我們祖國的一部分——臺灣,從我們偉大的祖國分割出去,這是不可能允許的。
 
  你是來自西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巴西,請替我轉達中國人民對巴西人民的友好情誼,我們願意和巴西共同努力,繼續深化和發展我們兩國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李部長您剛才提到了中美關係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最近在華盛頓出現了新一波的“中國威脅論”,您認為這種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的實質是什麼?會對未來的中美關係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知道您在擔任駐美大使時曾與“中國威脅論”進行過鬥爭,您今後將怎麼做?
 
  [李肇星] 我至今依然懷念在美國工作的那些日日夜夜。的確,我和一些美國人發生過爭論,但是我在美國的朋友更多。 
 
  我認為中美兩國人民有許許多多的理由應該友好相處、和平相處,共同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我們雙方現在正在共同努力進一步落實胡錦濤主席和布什總統達成的關于加強和發展兩國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共識。
 
  的確,你所說的那種人也有,極個別的人,他們人已經到了新的世紀、新的時代,但是思想還留在冷戰時期,就是這些極少數人在宣揚所謂“中國威脅論”。 
 
  這種人所散布的這種所謂的理論,沒有任何根據,也十分的不科學。我最近從西方的報刊上看到一組數字,我把它提供給你,咱們一塊看看“中國威脅論”到底有什麼道理,還是非常荒唐可笑。
 
  2004年,美國國防開支是4559億美元,佔美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9%。而中國的國防費用去年是2117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總額的1.6%。  
 
 就是說美國的國防開支是中國的17.8倍。同樣是去年,美國人均國防開支1540美元,中國人均國防開支大約是20美元,美國是中國的77倍。 
 
  還有一組數字是2003年的,美國軍費佔全球軍費總額的47%,超過除美國以外的25個軍費大國當年軍費開支的總和,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其他4個常任理事國軍費之和的3.5倍。
 
  更不用說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之路,中國外交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維護和平。我相信所有尊重事實的人都會看到,中國是世界上一支維護和平的堅定力量。謝謝。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 去年底的海嘯發生之後,中國對南亞東南亞受災國的援助廣泛地受到好評,請問李部長,中國作為這個地區的一個大國,接下來準備怎樣和其他大國一起在這個地區扮演比較積極的領導的角色?第二個問題,新加坡和中國是在老一代領導人在任的時候建立了外交關係,今年是新中建交的15周年,請李部長評價一下目前新中關係。
 
  [李肇星] 中國同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盟國家關係非常友好,我們的合作在互利雙贏的基礎之上,積極發展著面向和平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和東盟外交全面啟動了自由貿易區的進程,去年雙方貿易總額達到1058億美元,提前實現了預定的目標。 
 
  去年印度洋地震海嘯發生之後,我們真是急我們的鄰居所急,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也是一個經常遭受自然災害的國家,我們完全能夠理解受災的鄰國人民所遇到的困難,真正是感同身受。
 
  所以盡管我們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自己的經濟、社會發展中也有困難,但是我們還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向我們的受災的朋友、鄰國提供了幫助。 
 
  截止這個月的1號,也就是3月1號,中國政府的援助一共約6.86億人民幣。民間捐助一共達到5.76億元人民幣。民間捐助一共達到5.76億元人民幣,超過50%的政府捐助的物資和現款都已經送達受災國。我們還一共派出了兩支國際救援隊,四支衛生醫療隊和一支DNA鑒定專家組。
 
  不久前,我曾經有機會前往一個亞洲鄰國的災區去慰問受災的當地群眾,發現中國的醫療隊員,中國的年輕的DNA專家在那里工作的非常刻苦,非常有效,深受當地人民的歡迎和尊敬。 
 
  同樣,在這次災難中,中國也有來自我們的香港、臺灣和大陸的一共13位公民遇難,24位公民受傷,我們的友好鄰國的政府和人民群眾也給了他們很好的關照,我也願意利用這個機會,向我們友好鄰國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高度重視同新加坡的友好合作關係,我們願意同新方共同努力,進一步加深和擴大我們之間的友好合作。  
 
  我們感謝新加坡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和堅持反對“臺獨”的立場。
 
  我們非常願意和新加坡朋友進一步加強我們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當中,以及在地區領域的合作,包括在10+1、10+3的框架之內的友好合作。  
 
  我感謝各位今天來參加這次記者招待會,我願意和各位共同努力,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謝謝。
 
  [姜恩柱] 現在時間到了,我們非常感謝各位的光臨,非常感謝李肇星外長。現在我宣布記者招待會到此結束。謝謝。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局長韓曉武



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孔泉



                        (責任編輯:月光)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