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

時間:2009-04-15 23:41   來源:--人民日報
  今年1月12日本報理論版《本週話題》欄目推出“為什麼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能搞資本主義”一組文章後,引起強烈反響。許多讀者就這一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問題。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近代中國救國強國的思潮非常多,為什麼最後是馬克思主義引領中國人民實現了救國強國的夢想?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是否具有歷史必然性?如何看待歷史研究中的假設?沒有革命,中國是否會發展得更好?“十個結合”與中國特色是什麼關係?如何才能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等。近日,記者就讀者提出的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海鵬、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顏曉峰,請他們對這些問題作深入解答。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是歷史的必然

  問:在近代中國,救國強國的思潮非常多,為什麼最後是馬克思主義引領中國人民實現了救國強國的夢想?

  張海鵬: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的確,在近代中國,各種救國思潮很多。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實業救國、道德救國等等,在一部分知識分子和實業家那裏是十分篤信的;自由主義、實用主義等等,在知識分子中也有一定市場;君主立憲、共和制度,也經過長期的辯論。國家主義、好人政府、聯省自治、鄉村建設等各種政治主張,有人提出,有人實踐,但很快就煙消雲散。最重要的思潮或者主義是兩種:三民主義,社會主義。這兩種思潮的傳播和實施,都影響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在20世紀初的國際國內情勢下提出來的政治思想主張,是中國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這種主張或者綱領在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經過孫中山的重新闡述,反映了當時國共合作反對北洋軍閥的要求。基本上説,反映孫中山社會改造思想的是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思想。民生主義思想首先來自19世紀末歐洲社會主義運動的啟發,在一定意義上還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又結合了中國傳統的大同思想。孫中山在闡述他的三民主義理論時,內心中存在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好感。孫中山去世後,隨著中國國民黨的分裂,三民主義思想也被不同的政治家所篡改。篡改後的“三民主義”違背了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社會主義學説,反對並屠殺共産黨,鎮壓工農運動。國民黨、蔣介石脫離人民大眾的利益,違背近代中國歷史前進的方向,終於在決定中國歷史命運的大決戰中徹底敗北。三民主義不能救中國,就在這樣的大決戰中被證實了。能夠救中國的只能是經過大決戰檢驗的新民主主義理論。新民主主義理論明確規定了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是經過歷史實踐檢驗過的。

  問: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有歷史必然性嗎?

  張海鵬: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第一,馬克思主義的出現不是個別現象,不是偶然現象,也不是可有可無的現象。馬克思主義是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換句話説,它是資本主義成熟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是工人運動成熟到一定階段的産物。

  第二,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僅推動了歐洲的社會主義、共産主義運動,還隨著資本主義的世界化在世界範圍內傳播。

  第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是遲早都要發生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還在清朝的最後時期,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觀點已經出現在中文刊物和著述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作為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失敗,大大刺激了中國知識分子和仁人志士的思考;加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成果推動,中國人進一步思考從晚清到民國初年中國的歷史發展道路,更容易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這就是説,五四運動後或者説中國共産黨成立後,中國人考慮國家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已經成為歷史的趨勢。

  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歷史必然性。這個歷史必然性不是憑空産生的,它是建立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上的,是建立在由於帝國主義侵略造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力量弱小、資産階級政黨力量弱小的基礎上的。而無産階級政黨——中國共産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這個政黨的理論終於掌握了人民大眾,掌握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大方向。

  顏曉峰:關於這個問題,毛澤東同志曾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作過精闢的闡述。1840年鴉片戰爭的失敗,充分暴露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腐朽沒落,也充分促進了民族先進分子救亡圖存的覺醒。中國封建文化不能成為中國走上現代化道路的思想武器,於是就轉向西方尋求強國崛起之道,形成了西方各種思潮紛紛涌入的局面。經過歷史檢驗,這樣那樣的學説和觀點都碰壁了、破産了,因為它們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落後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來考察國家發展之道,應用於中國,就是只有人民起來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的統治,建立社會主義所有制和人民民主國家政權,才能解決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問題。可以説,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回答和解決近代中國主要矛盾的正確理論,毛澤東等創建中國共産黨的先進分子與馬克思主義的匯合是歷史的必然。

  歷史是不能隨意假設的

  問:有的人認為,假設中國當初不走社會主義道路而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現在或許會發展得更好。請問專家,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假設?

  張海鵬:首先必須指出,後人對歷史發展過程所做的隨意假設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允許這種假設,人類對歷史的認識將變得毫無意義。以前就有人説過,中國如果當上300年殖民地,早就現代化了。這樣的説法如同夢囈。説者至少是出於對近代中國國情的無知,也是對現代中國國情的無知。假設中國當初不走社會主義道路而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暫且認為這樣的假設有某種意義,中國是否會發展得更好呢?我看也不儘然。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從中國發展道路的歷史事實中來求證,因為中國發展道路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看看地球上類似國家的狀況。

  首先看日本。日本在140多年前實行明治維新,走了“脫亞入歐”的發展路線,是繼歐美國家後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國家。可是日本卻是一個靠軍國主義、靠戰爭、靠掠奪發展資本主義的國家。中國和亞洲國家吃它的苦,還需要在這裡細數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被迫宣佈無條件投降。美軍佔領日本後,如果不是出於冷戰需要,扶植日本作為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的基地,日本的戰後發展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再看印度。印度早于中國差不多200年成為殖民地,其獨立時間和中國差不多。印度是一個大國,是按照資本主義方向發展的國家,今天被稱為“金磚四國”之一。這60年來,印度的發展狀況和人民的富裕程度,是不是比中國更好呢?這是一個不難回答的問題。

  再看俄羅斯。俄羅斯是最先建成社會主義的國家,搞社會主義搞了70來年,1991年選擇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俄羅斯搞社會主義的時候,軍事、經濟實力均可抗衡美國,而今天的俄羅斯在綜合實力上與美國卻是相差甚遠。

  亞洲的菲律賓、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以及拉丁美洲、非洲大陸等許多國家,走的都是資本主義道路,今天的情況如何,恐怕不需要多加引證了。

  環顧世界各國,相比較之下,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對國家的整體發展,對人民生活的改善,對綜合國力的提升,對國際地位的提高,是不是更好些呢?如果中國當初不走社會主義道路而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這種假設可以成立的話,我們也不難想像,在列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壓榨下,在內部四分五裂下,發展狀況還會好嗎?

  問:中國是通過革命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進而走上現代化道路的。有人認為,近代中國如果沒有革命,也許會發展得更好。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觀點?革命與社會主義以及現代化之間是什麼關係?

  張海鵬:説到革命和現代化的關係,是可以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作出合理解釋的。一般來説,當舊的社會制度嚴重阻礙社會生産力發展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生革命,以掃除生産力發展的障礙。而這樣的障礙一旦掃除,社會就會獲得大的發展。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起到了推動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作用;美國在18世紀發動北美獨立戰爭,取得了國家獨立,才使生産力獲得解放,進而在19世紀末以後發展成為世界強國。中國則是在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獲得國家獨立之後,開始了現代化的進程。

  有人認為近代中國如果沒有革命也許會發展得更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10多年前,有人發表“告別革命”的説法,就提出了這種觀點。這種觀點實際上是不能成立的。首先,這是一種隨意的假設,假設者提不出任何有價值的證明。換句話説,你用什麼材料來證明你的觀點?歷史不能重頭來過一次,否則還可以檢驗一下你的觀點是否有可行性。其次,任何社會的革命都不是人為製造出來的,而是客觀環境逼迫出來的。有一句話説,統治階級不能照舊統治下去、人民大眾不能照舊生活下去的時候,革命就可能發生。這時候,革命黨振臂一揮,人民就會跟從,革命就會大規模地開展起來。如果沒有這樣的客觀環境,任何人、任何政黨憑空呼喚革命,是製造不出革命來的。第三,近代中國從鴉片戰爭後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裏,統治形態基本上是封建主義的。同時,帝國主義國家不斷侵略,用戰爭、不平等條約等多種手段在相當程度上控制了中國政府,操縱了中國經濟。在這種政治和經濟條件下,從晚清政府到民國政府都面臨著不能照舊統治下去的局面,人民群眾也不能照舊生活下去,因而革命成為社會生活的常態。這是近代中國的基本歷史事實。我們怎麼能不顧這樣的基本史實,而假設中國如果沒有革命會發展得更好些呢?

  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問:我們黨提出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是否可以認為,“十個結合”就是中國特色?

  顏曉峰:從方法論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關鍵在於“結合”。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貫穿始終的一條基本經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也使這一結合進入新的階段。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有了新的內容和形式。正是在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我們黨緊緊圍繞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新矛盾新問題,探索結合的新對象新內涵,逐步形成和發展出“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法論的精髓是“結合”,這是由我國國情和歷史發展的狀況決定的。在中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但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能照搬本本。因此,必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人類文明優秀成果與中國國情有機結合起來。表現在政治原則上,就是既不能僵化也不能西化,既不能“左”也不能右;表現在實踐關係中,就是這種結合是統籌協調、把握平衡的結合。

  結合是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取向的結合,是整合優勢、産生新質的結合。這種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創造。一些原以為絕對對立的事物有效結合起來了,發揮了極大效能,如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一些原以為顧此失彼、替代選擇的價值在結合中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如效率與公平的結合。

  “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紮根于當代中國的實踐土壤,同時又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産黨執政規律,是反映這三大規律的綜合成果。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是遵循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尋找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得以實現的特殊形式和特殊途徑。

  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任何一種發展道路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一成不變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否需要借鑒資本主義的一些做法?如果要借鑒,應該借鑒一些什麼東西?這個度如何把握?

  顏曉峰: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關鍵看其是否適合本國國情,是否促進社會發展,是否得到人民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發展唯一正確的道路。當然,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封閉發展,都要在和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在學習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包括資本主義的有益成果中得到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對資本主義為人類文明作出的歷史性創造給予高度評價,同時也對資本主義帶來的罪惡和社會不公進行了嚴厲批判。借鑒什麼,就是要以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於”為標準,解放思想、為我所用,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包括一些思想理念和具體制度。必須指出的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兩種不同的制度體系和價值體系,在交往、借鑒中不能沒有原則。一是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違背四項基本原則就要動搖社會主義的基礎;二是要適合中國國情,不符合中國國情只能在實踐中導致失敗。
編輯:張攀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