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伊朗于1971年8月16日建交。
中伊貿易始于1950年。2000年,兩國貿易額為24. 868億美元,其中中方進口額為17. 73億美元,出口額為7. 13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我對伊出口以機電設備為主。從伊主要進口原油,其余為鉻礦石、原棉、氯乙烯聚合物、合成橡膠、葡萄幹和阿月渾子等。
中伊經濟技術合作自1982年以來不斷發展。1985年4月,中伊成立經貿科技聯委會,至今已開了九次。兩國合作的領域涉及能源、交通、機械、建材、採礦、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主要項目有:德黑蘭地鐵、多用途船只、油輪建造、水泥廠生產線、阿拉克4×32.5萬千瓦火力電機組、水力發電設備等。
1983年,雙方在北京簽署了中伊文化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1986年,在德黑蘭簽署了中伊兩國廣播電視合作計劃。中方訪問伊朗的重要代表團有:中國廣播電視部副部長徐崇華(1986年11月);國家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劉忠德(1986年11月);新華社社長穆青(1986年12月);國家體委主任李夢華(1987年7月);文化部副部長劉德有(1989年5月);衛生部長陳敏章(1990年4月)等。伊方來華訪問的有:伊聲像組織主席穆罕默德 哈什米 拉夫桑賈尼(1985年7月);總理助理兼體育組織主席達爾加希(1986年7月);衛生部長馬蘭迪(1987年4月);教育部副部長阿卜塔希(1987年6月)等。
中伊間重要協定、協議有:中伊文化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中伊兩國廣播電視合作計劃、中伊關于互設總領事館協議、中伊政府關于互免簽證的備忘錄、中伊政府貿易協定、中伊兩國外交部建立磋商機制諒解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