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江澤民訪問歐、非、亞五國 -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


 

年輕而古老的首都——柏林
 
 
  來源:      日期:2002-04-17 17:23

 
  柏林(berlin)作為1990年10月兩德統一後的首都既年輕又古老。它位于歐洲的心臟,是東西方的交匯點。城市面積883平方公里,其中公園、森林、湖泊和河流約佔城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整個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環抱之中,宛若一個綠色大島。 人口約339萬。

  柏林是著名的歐洲古都,始建于1237年。建城人是勃蘭登堡邊疆伯爵阿伯特,因伯爵的綽號叫“熊”,後人就一直以一只站立的黑熊作為柏林城的城徽。1415年,柏林—科恩成為勃蘭登堡邦國的首府。1871年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定都柏林。1990年10月3日,兩個德國統一,東、西柏林也再次合並為一個城市。次年6月德國聯邦議院決定,柏林為德國統一後的首都和政府所在地。

  但柏林也曾是德國納粹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本營。1945年納粹戰敗後,蘇、美、英、法4個戰勝國分區佔領了柏林。此後隨著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的成立,柏林便分東、西兩個城市,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修建了柏林牆,將東西兩區隔離。

  柏林是歐洲的旅遊勝地。這里有很多古典建築和現代建築群。古典與現代建築藝術互相映襯,相得益彰,體現了德意志建築藝術的特色。1957年落成的會議大廳是現代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屋頂是向上張開的蚌殼狀。在其北面,過去的帝國國會大廈已部分修復。1963年建成的交響音樂廳和著名建築師路德維希設計的國家現代美術館風格新穎。古老的德皇威廉一世紀念堂兩側,建有八角形的新教堂和鐘樓。附近還有20層的鋼鐵玻璃結構的歐洲中心大廈。長達1.6公里的“菩提樹下大街”是歐洲著名的林蔭大道,它是由腓特烈二世主持修建的,街道寬60米,兩旁綠樹成蔭。現代化的旅館商店和已修復的富麗堂皇的古老宮殿分立兩側。大街西端是按照古希臘雅典衛城城門式樣建造的勃蘭登堡門,用乳白色花崗岩築成,門高20米,由前後各6根陶立式圓柱支撐,分成5個入口處,城門上豎立著一座銅制的希臘勝利女神維克托里亞乘坐戰車的雕像。雄偉的勃蘭登堡門是柏林的象徵,歷經200多年的風雨滄桑,堪稱德國近代史的見證人。大街東端是樂園廣場,廣場南邊從前是普魯士王宮,二次大戰中已化為廢墟,現已辟為馬克思—恩格斯廣場。馬恩廣場一側有用巨型玻璃鑲嵌的宏偉的“共和國宮”。附近矗立的電視塔高達365米,在200多米處有一球形旋轉餐廳,從這里可以俯瞰柏林全市的風光。樂園廣場北面是著名的“博物館島”,這里集中了國家美術館等多個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國珍貴的藝術品。

  柏林也是德國文化最大的對外窗口。柏林有3所歌劇院、150家劇場和劇院、170座博物館、300座畫廊、130家電影院和400家露天劇場。柏林愛樂樂團更是享譽世界。歷史悠久的洪堡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都是世界著名學府。此外,每年都舉行各種藝術節、博覽會和影展等。


  柏林作為德國主要的工業城市,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機器制造、化工、印刷、紡織和食品加工等。

  柏林還是國際交通樞紐。1838年柏林-波斯坦鐵路通車,揭開了歐洲鐵路時代的序幕,1881年,世界上第一輛有軌電車在柏林投入使用。柏林地鐵始建于1897年,戰前全長達75公里,設有92個車站,為歐洲最完善的地鐵係統之一。現在的柏林有3個主要機場,3座國際性火車站,公路長5170公里,公共交通網2387公里。

  1994年4月5日,柏林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