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紀念活動

4000戰士淚別“光立方”團隊 導演講述幕後故事

時間:2009-10-03 09:30   來源:新京報
  “光立方”表演,4028人的方陣,總面積9000平方米。國慶60週年晚會的一個多小時內,平均每名演員要完成1211個動作。組成一本865頁的“電光畫卷”。

  演員不是機器,而“光立方”導演創作團隊對演出的要求是:4028個演員要合成一部精密的機器,表演分秒不差。昨日,“光立方”核心主創導演團隊向本報記者講述光立方演出的幕後故事。

  昨日中午,4000多名戰士和後勤人員告別訓練基地。導演和領導們朝車窗高喊、揮手,車窗內外皆是流滿淚水的臉。“四個月了,今後再想看到他們,不容易了。”一位導演説。

  - 幕後

  準備 25分鐘裝好4000棵發光樹

  演出前,演出人員和4028棵發光樹要迅速到位,精準定位,並非易事。導演之一楊光最擔心隊伍集結的速度。4028人的方陣,要從35公里外的京郊坐128輛大客車分批進場;人員下車後需整理道具集合編隊,然後按建制順序,將發光樹道具迅速推到天安門廣場的4028個點位。另外,人員分批上廁所需要一定時間。

  楊光説,演出10月1日晚7時53分開始,按照晚會進度,光立方的演員要在7時就位,並完成測試。參演光立方的戰士們從國家博物館及人民大會堂前分兩批入場,把4000多棵發光樹安置完畢,僅用25分鐘,比演練時足足縮短近兩小時。“簡直是奇跡!”

  導演于克則擔心戰士們能否撐下去:表演前,每位戰士都帶著食品袋,裏面有麵包、礦泉水、火腿腸。可于看見,超7成戰士都只是簡單地吃幾口,便匆匆封袋。

  “你們平時不是這飯量啊,體能跟不上怎麼辦?別緊張。”于克對戰士説。

  一位戰士回答:大家現在不是緊張,而是放鬆。這飯如果吃了,一會難保有人上廁所;如果不吃,憑藉平時的訓練,體能沒問題。

  演出 戰士興奮顫抖表演達沸點

  “昨晚的表演是零失誤,作為主創團隊參與者,我非常自豪。”楊光導演説,4028人的團隊,平均每人完成1200多個動作。與去年奧運會開幕式中“擊缶而歌”的2008名演員相比,此次難度更大。

  吳婷導演看到,戰士們高度興奮,做動作時甚至顫抖著,吳婷説,他們的表演達到了“沸點”。距離方陣十幾米遠的替補隊員,全部緊握道具,萬一有人體力不支立刻頂換。整晚,替補們沒有得到上場機會。

  表演時,于克的心又懸起來了:動作間歇時,燈光一度很暗。戰士找不到或看不清道具怎麼辦?而戰士們身旁的道具擺放有序,動作信手拈來,“雙手掐鴿子牌的位置,就像拿槍一樣準確。”這讓他想起了平時防止“冒泡”的“蒙眼訓練法”起了作用。

  導演組對“光立方”表演的一致評價是:正式錶演細節準確到位,充滿激情,是歷次訓練及綵排以來效果最好的一次。非常完美,美感超出預期。

 

  - 反響

  中央領導稱奇連夜聽揭秘

  楊光説,“晚會結束,我看到國家領導人親切地向光立方團隊豎起大拇指。”

  楊光説,10月1日晚,演出結束後,部分中央領導稱奇,“光立方是怎麼弄出來的?”甲丁導演及晚會指揮部領導連夜向中央領導報告,詳細介紹光立方的創作方案及技術細節。“報告一直持續到2日淩晨4點。”

  “回到訓練基地後,並沒有狂歡和慶功宴,而是簡單的一頓宵夜。”晚會核心創作導演之一吳婷説,吃完飯,幾位導演坐在電視機前,一遍一遍地看光立方的部分表演細節。

  “光立方”欲申報吉尼斯

  “光立方肯定是世界之最!”楊光説,“光立方”和“煙火網幕”亮相後,許多北京市民稱其“燦爛、神奇”,超躍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煙火表演。

  楊光介紹,總面積為9000平方米的“光立方”,表演由865幅流水和靜止畫卷組成。這些畫卷全靠隊員移動、蹲立、搖動呈現,平均每人要完成1211個動作。發光樹、花球、樹葉、鴿子哨……道具達15件,總重達50余斤。這一組組數字,足夠稱之為“之最”。楊光表示,“光立方”將申請世界吉尼斯紀錄。

  - 離別

  200客車內外

  儘是流淚的臉

  昨日中午,通州區星湖園訓練基地格外靜謐,三個多月來,第一次沒有聽到訓練的口號聲、隊伍集結的步伐聲。導演團隊多名成員説,歡送“光立方”數千表演戰士的儀式上,喜慶中略帶悲傷。

  于克導演説,星湖園度假村員工為200位戰士代表,每人贈送了一朵玫瑰花。參加歡送會的北京市領導和部隊首長每人也收到一束鮮花,他們不肯要,而是交到導演組手裏;導演們又轉交到戰士手裏。“這是情的傳遞。”于克導演説。執行總導演甲丁發言不長,卻幾次哽咽,盡力控制眼裏的淚水。歡送會結束,戰士們抱著導演們,一起淚流滿面。

  “四個月了,已經習慣他們的軍禮、口號、步伐,嚴肅或是笑容,今後再想看到他們,不容易了。”吳婷導演説,近200輛大巴車等候在訓練基地的出口旁,4000多名戰士,加上後勤保障和安保人員,聽不到喧囂聲。大家悄悄上車,坐好,軍人特有地雙手搭膝,目視前方。車輛啟動時,導演組和領導們朝車窗裏喊、揮手。車裏的小夥子們第一次“違紀”,聚集到車窗旁,敬禮、揮手、笑著、哭著……近200輛車,輛輛如此,車外的人,揮手一個多小時。玻璃窗內外,淚流滿面。

  - 評價

  甲丁:我給這臺晚會打120分

  據新華社電 10月1日晚,國慶60週年聯歡晚會上,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走進各族群眾中,與群眾共同歡歌跳舞把晚會推向最高潮。晚會結束後,執行總導演甲丁説:“晚會所呈現的效果遠遠超過預期,我給這臺晚會打120分。”

  甲丁説,領導人輕鬆、親和地跟各族群眾跳舞唱歌超乎現場所有人的想像,且氣氛融洽,熱烈,我們指揮臺上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有這個環節,這臺晚會應該是120分”。

  聯歡晚會共包括群眾聯歡、主題表演和煙花表演三部分。群眾聯歡包括12個群眾聯歡區,12個區域內的群眾服裝、道具、舞蹈各不相同,展現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諧。

  甲丁説,一台成功的演藝活動要靠導演較勁才能實現。晚會從創意到10月1日開始前,甲丁一直在“較勁”,他堅定地認為“較一分勁就有一分效果”,希望晚會與眾不同,希望在較勁中,把細節上的每個問題都化解掉,如果一個環節有閃失,會留下終身的遺憾。

  此前,在晚會籌備階段記者採訪甲丁時,他一直説“煩,沒有成就感”。晚會結束後,他説“這次聯歡晚會為國家留下了一個記憶。向世界傳達中國人大團結大和諧的生活狀態。”記者 李天宇 劉澤寧(除署名外)

編輯: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