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日電 題:真正的幕後英雄--訪慶典背景總策劃及總製作人路建康
新華社記者汪涌
新中國成立60週年慶典的輝煌令人驕傲和自豪,作為此次慶典背景總策劃及總製作人的路建康,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了慶典背景表演獲得巨大成功幕後的一些精彩細節。
路建康所在的北京北奧大型文化體育活動有限公司,承擔了此次慶典背景表演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工作。這個團隊承擔了2008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四個儀式的製作任務,為舉辦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指揮信號“三保險”確保萬無一失
10月1日上午,在閱兵和群眾遊行活動中,有8萬人成為真正的幕後英雄,他們在天安門廣場上通過整齊劃一的動作,進行精彩的翻花表演,不僅有許多文字標語,還有許多精彩的圖形。在這一過程中,指揮信號的作用尤為關鍵。
路建康透露,新中國成立35週年慶典時使用旗子進行指揮;50週年慶典時使用了模擬信號換色系統,由於天安門表演區域約8萬平方米,線路很少,有時信號傳到末端就失靈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動作的整齊;而這次60週年慶典採用了三套信號指揮系統,即兩套電子系統和5000個無線耳麥系統。兩套電子系統通過32塊信號屏懸挂在16根華表燈桿上,每個信號燈對應約5000名學生。當發現表演的學生看不清華表燈上的變色系統時,指揮密碼可直接通過佩戴耳麥的學校管理老師,傳達給表演學生。正是這三套系統,給慶典背景表演上了三保險。
“90後”酷愛的道具設計
路建康透露,參與此次背景表演的都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出生的孩子,這批孩子智商高、見識廣、興趣廣泛,要設計出他們所酷愛的道具可不容易。“這次我們將過去的紙翻花材料改為塑膠材質,不僅光亮感更強,還不怕雨淋,減輕了孩子們的心理壓力。”
路建康介紹,這次在裝具上也有了重大突破,每位表演者所使用的道具,都可以放置到專門設計的拉桿箱裏。這個拉桿箱僅3公斤重,可將全部8件道具放入其中。這一創新大大減輕了參加表演的孩子們的體能消耗。打開拉桿箱上的折疊小椅子,孩子們還可以坐下休息。在翻花桿上,採用了雙桿操作,孩子們可以轉換自若,操作簡單。
與此同時,這次還聘請了服裝設計師為小演員們量身定制了五種亮麗的彩色表演服,同彩色的拉桿道具箱相呼應。活潑的顏色襯托出節日的歡樂,時尚的服裝也展現了學生們的青春和朝氣。
民族團結柱原型來自人民大會堂
舉辦60週年慶典的天安門廣場東西兩側,56根雄偉的“民族團結柱”為國慶盛典增添了莊重、喜慶的氛圍。作為設計者,路建康透露,創意的靈感就來自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
“民族團結柱”每根高達13.6米,重26噸,由水泥和鋼結構作支架,玻璃鋼外包,色金兩色鋪底,上面雕刻出生動的民族圖案。路建康説,這一方案三易其稿,最後確定的方案其創作靈感來源於人民大會堂。此前幾稿中所採用的蓮花、荷花等方案都不太理想。有一次,路建康在人民大會堂參加籌辦慶典的一個工作會議,走出大會堂東側時,被氣勢宏大的門柱造型所吸引,他當即拿出數位相機將這一造型和上面的圖案拍攝下來,和專家進行研討後,拿出了以此為基礎設計出來的新方案。
新方案中,“民族團結柱”的柱頭和柱礎採用了人民大會堂門柱的圖案元素,寓意著56個民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人,共同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柱體周身採用醒目的“中國紅”作為裝飾,每根柱子上都精心雕刻出一對身穿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的民族青年。
這一方案突破了以往天安門廣場慶典活動的平面佈局,使其更附有景觀結構感,更具節日慶典氣氛。方案一經提出,就獲得了各方的一致肯定。